乾隆垂目俯视着娇弱纤柔的令妃,挥手道:“朕看在皇后为你说qíng的份上,饶你这次。朕也看明白了,小燕子如今就听你的话。今日,朕罚了她,之后你就给朕好好教养,别再让朕听到不逊之言。”
“是,妾身一定不负皇上所托。”令妃在腊月的搀扶下摇摆着起身,还悄悄给了皇上一个虚弱的微笑。
乾隆仿佛未见令妃眼神中的缠绵,厉声道:“令妃,你怀了身孕,又要照顾小燕子,如何掌管后宫?回去之后,就把凤印jiāo还皇后,好好在延喜宫养胎吧。”
令妃的身子猛然晃了晃,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于地,幸亏腊月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令妃的身子,才没酿成惨祸。令妃气急败坏,心田的愤恨无法言语。她在宫内眼线众多,刚得知小燕子触怒了皇上,想带她来求qíng,显出自己的贤良,又调和了乾隆与小燕子的父女之qíng,让皇上记得自己的好处。
谁知,不仅事与愿违,还弄丢了凤印,真真是后悔莫及啊!令妃喘着粗气,眼角偷偷瞥向天佑。她初见天佑之时,觉得对方贵气bī人,但那冷峻的气质,显然不是乾隆所爱。令妃放下了心,自然低估了天佑。
令妃没想到乾隆会事事迁就天佑,并为了天佑责打小燕子。而天佑之后说的那番话,恰逢天时地利,心机不可谓不深。令妃后悔怕宫中传出流言,而没有单独召见福尔康,使得此刻被打得措手不及。
“小林子,你送令妃回延喜宫,把凤印取来。”
“是,奴才遵旨。”小林子跨步上前,摆手做了个请姿。令妃回眸,深深看了乾隆一眼,眼底充满了思慕与哀伤。随即,令妃低头擦拭着泪水,娇滴滴的施礼退去。
然,乾隆并未把令妃的挑逗看在眼里,反而回身陪着天佑说话。此时,无论是皇后、还是颖妃,或是归途中的令妃,都忍不住猜想道,皇上,真的只把天佑看成格格,而不是宠妃吗?若皇上力排众议,让天佑入宫,那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乾隆的再接再厉
天家无私事,乾隆一朝令下,圣旨悬挂于午门口。其后,同去南巡的傅恒、额敏、福伦、纪晓岚等人府门前,俱是门庭若市。大臣们纷纷上门,yù旁敲侧击着询问皇上恩人的来历,傅恒几人哪敢在乾隆眼底下泄密?只得一个个称病闭门谢客。
且不说,朝中大臣是怎么想的。京城内的百姓,和南来北往的客商们都笑眯眯的,奔走相告着。众人脸上挂着欣喜的微笑,连去年皇上带义女还珠格格祭天,也未有这般的喜悦之色。
京城内俱是豪门权贵,多多少少知道些后宫的yīn私。何况,还珠格格的事在宫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只要其中一张嘴传扬开来,哪里还瞒得住百姓?这么一来,百姓都明白,还珠格格之所以成了皇上的义女,是因为她是皇上的骨ròu。当然,这消息未知真假,也没人敢在明面上提起,但说的人多了,难免使人信以为真。
众人心道,还珠格格虽成了皇家的公主,但在这流言之下,仍避免不了她是私生女的丑闻。自然而然,少了亲近之意,把她的地位也看低了。
然此次,却是他们汉人救了皇上,据圣旨上说,皇上为表感激之qíng,免去了大清三年的税赋。三年的税赋啊!这是多大的恩宠啊?不仅是对救皇上的恩人,这是皇上在感激天下的汉人,在答谢天下的汉人啊!
百姓心里有一柄秤,想着还珠格格入宫一年,皇上未有任何施恩与民的旨意。而如今救了皇上的汉女,却凭救驾之恩,让皇上撒布恩泽于天下。两者相较,众人自然把心都偏向了后者。
听街坊传闻,那汉女两度涉险,不顾自身安危,救下皇上的xing命,却使得自己危在旦夕。皇上把人带回紫禁城,就是为了让宫里的太医救治她。据闻,皇上要下旨赏赐汉女,可那汉女推却了皇上的恩典,反而开口求皇上恩赐于天下百姓。如此,才有了而今这道,让百姓们欣喜若狂的圣旨。
百姓们赞扬汉女的同时,也暗骂起刺杀乾隆的反贼。
卫道之士心中一直记得满人南下时,屠杀过多少的汉人。但是,如今距满人铁骑南下已有百年之久,动dàng早已平复,当初亲眼见过屠戮惨案的汉人,也已经入了坟地。他们的子孙后辈,未必遗忘了当日的血案,但如今时政平和,百姓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他们要的是眼前的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报仇,再掀起天下的动dàng,让儿孙们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