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冷冷一笑,面朝弘昼道:“和亲王怎么看?”
弘昼只得出列道:“奴才看来有些眼熟,是臣当年统管内务府时见过的。”
“内务府的?”乾隆深深的看了朝臣一眼,哼声道:“好个内务府,都成贼窝了!这些不都是旗下的奴才吗?他们今日敢串通一气反朕,定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平日难道没有些蛛丝马迹?他们的统领、旗主是不知道,还是有意蒙蔽朕呢?”
“皇上圣明,奴才确实不知啊!”
“请皇上息怒!奴才真的不知这起子奴才秧子敢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啊!”
“皇上,奴才的忠心天地可鉴,奴才……”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反帝实乃十恶不赦之罪,在场的旗主哪里还站得住,纷纷跪倒在地叩首不止。
“尔等还怪朕下旨吗?如果不是朕下那些旨意,怎知身边藏着这等毒蛇?”乾隆睨视着底下众人,冷笑着开口道:“朕刚说要整顿内务府,他们便怕了,明知是死罪竟敢这么做,显然是怕朕查整内务府时知晓其中的底细。你们说说,是什么样的罪责,才敢让他们如此铤而走险?”
“这……”
众臣苦着脸,彼此看了两眼,心知皇上说的不假。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他们口舌如簧不愿受那些旨意,也说不出推托之词。何况,此时此刻谁敢撩皇上的虎须?
乾隆见众臣偃旗息鼓,乘胜追击道:“他们深受皇恩,却不思报效朝廷,不念为朕分忧,反而贪得无厌,成了这等不忠不孝无信无义之徒。这些年,他们贪啊,不知贪了多少内务府的银子。如今朕要彻查,他们不仅不坦白认罪,反倒合谋造反,妄图保住荣华富贵……”
“一派胡言!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皇上,我们才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之臣!”魏清泰突然吐出口中的异物,大声嚷道:“你们别信他,他是假的!皇上早就被反贼害了,前些天城里的谣言是真的,皇上被刺杀了,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就是反贼!我们是为了给皇上报仇,何来为了荣华富贵之说?你们别被他蒙骗了!若他真是皇上,为什么病好后不召见阿哥们,分明是怕露出马脚。而且,皇上向来对我等信赖有加,怎会下这样的旨意?他分明是想搅混朝廷,祸乱大清!”
“可笑!朕做什么事,还要经你这个奴才同意不成?”乾隆眯着眸子冷眼看着叫嚣的魏清泰,沉声道:“你说朕是假的,证据呐?”
今日之事非同小可,魏清泰自是与女儿令嫔商议过,两人皆认为有些棘手。一是因为,即便很多奴才都说了如今的假皇上与之前的差异,但假皇上也能推托自己病了,所以口味改了、记xing差了、习惯变了。
二则是,假皇上与天佑之间的qíng形只有带着心思去看,熟悉皇上眼神的人才能看出猫腻。而且,假皇上、天佑未必没有警觉,一两次还罢了,三四次,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哪里能流露真qíng?
其三却是天佑、太后、假皇上几乎每日都要密谈,太后只怕也不是gān净的。对一个后宫的女人一个太后而言,谁做皇帝不是紧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皇上是不是听话。要是皇上真死了,继位的孙子当然没有儿子亲,自是立个听话的傀儡,也比不听话的孙子qiáng。怎奈,太后是皇上的生母,更是最重要的人证,她说皇上是真的,谁能质疑她的话?
幸亏还有一项铁证,是谁也无法驳倒的!魏清泰眼露得色,幸灾乐祸的吼道:“五阿哥就是证据!你敢滴血认亲吗?”
乾隆可以不顾魏清泰的质问,但经过顺天府内的谣言,与几天来争论的旨意,更有眼下这场闹剧,他人心中未免没有嘀咕,就算只有一丝的怀疑,那也是败坏社稷的祸根,是任何一个掌权者都无法容忍的。
永琪见假乾隆锁着眉峰没有应声,以为对方怕了,沉寂的心又活转过来,附和着魏清泰道:“魏总管说的对,他不敢滴血认亲就是假的!”
“那就由傅将军、福尚书、纪学士、丰御史、施侍郎取东西来,当堂滴血正名吧!”乾隆也不废话,挥手下令,傅恒几人领命而去。
永琪嚷嚷着嫌假乾隆用人不公,想自己挑几个人去取器皿。重臣心里却明白皇上一连点了五人,就怕滴血之后闹出有人做手脚的闲言,这五人的品xing众人还是信赖的,且皇上的意思是让他们互相监视,自不会出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