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鞋一案,破的那样轻松,比之想象中的结局差了何止十倍,让朱棣不得不承认冥冥之中的天意。金九龄也并未进京面圣,而是直接回了六扇门述职,不知是因为怕还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
是的,铁鞋已落网,瀚海国叛臣连瀚海玉佛的影子都没见便悉数被捕,此案堪称办的漂亮,那一道御旨也将成为永不能公之于众的秘密。
对于朱棣这一国之君来说,此境况下,知道罪臣伏法这四字已经足够了,细节的确是不必再深究的。
若说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便是花家七公子同龙葵姑娘的婚事已定下,腊月十二,良辰吉日,诸事皆宜,正是雪漫梅开的好时节,迎娶娇娘,共迎chūn暖燕归来。
对于龙葵这样一个女子,自负如朱棣,总觉对她其实并无多少qíng谊,不过是想拘她在身边,如同一个漂亮的玩物,在偶感寂寞时,想让那龙榻别那么冷清。
然而,就在看见那丛繁盛玉簪的那一刻,朱棣才发现,原来自从登上这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来,自己从不只是偶感寂寞,
不过是偶尔不那么寂寞而已。
将那从玉簪踏成浆汁烂液,谁说帝王就是凡是顺心如意的?有时候任你双飞便是一种最无可奈何的不甘心。
只是,朱棣并不打算让自己受这种委屈,否则,怎对得起他四年前的靖难之役?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晓得他为了今日的帝位付出了什么,既然君临天下,朱棣便不打算受任何委屈。
所以暗夜中,他用近乎残忍的方式镇压那些反对的声音,而正大光明的牌匾下,他依旧知人善用,无愧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此刻的紫禁城,正是朦胧月夜。金碧辉煌的寝殿内,烛火暗哑,龙纹锦绣帐下,有人斜倚榻上,薄唇轻启,冷声一句:“明枢何在。”
烛火微晃,蝙蝠般的影子不知是从窗外芙蓉树上,亦或是檐顶,又或是房梁上略至近前,这大概是保护这皇宫安危四年来,皇帝第一次唤他的名,大内十八影卫头领,明枢。
“卑职听命。”听声音却是个极年轻的少年郎。
朕这个字,实在是个可怕的字眼,无存对错,血腥与否,有的只有皇命如山。
江南,百花楼。
窗外芭蕉合着飞檐激越水串谱出一曲清歌,正是多雨时节,江南水雾迷蒙,惹人迷醉,江湖也是难得的平静,将血腥杀伐融在这雨帘中。自从逮了不知天高地厚的铁鞋大盗,送走到哪哪晦气的金瘟神,一直东颠西跑的陆小凤也生出几分倦怠,索xing伙同司空摘星,赖在了百花楼,不过半月余,便将花满楼藏着准备婚宴才开封的百花酿偷喝了一半。
花满楼好脾气,除了无奈微笑,还是无奈微笑,倒是惹得原本只是偶尔出现的红葵,现今几乎天天扯着嗓子出来撵人,让原本清静的百花楼很是多了些活泼灵动。
其实陆小凤并非没有去处,无论是大漠长河还是幽林深涧,他从来随遇而安,说不定,还能碰上曼妙的姑娘,上演一幕jīng彩却并不长久的恋曲,但是现在,陆小凤的确有点倦了,尤其是从金九龄处dòng悉朝廷对花家的那道密旨,帝王之家的jīng明和残忍,突然让陆小凤格外眷恋脚下这片土地。
这是花满楼的家,在江南,无论从何处开始策马飞驰,从日出到日落,尚未跑出他家的范围。
这一案破的漂亮,有人却棋差一招,满心不甘,所以陆小凤决定多留些日子,毕竟谁也不清楚龙椅上那一位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所谓山雨yù来风满楼,八月宁夏,就在这难得的平静下,陆小凤似乎已经感觉到乍起的冷风。江湖朝廷,黑道白道,不是永不相jiāo的平行线,说好听点叫做复杂jiāo错,说难听点不过是相互勾结,哪有什么泾渭分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再自由的làng子,也不过是放养在一个叫做“大明”的笼中的鸟,如若再失去知己朋友,便是连褪了毛的jī都不如了。
念及此处,从未为任何人驻足的陆小凤,第一次从心底萌生远引海外的退意。
陆小凤将心事掩饰的极好,连司空摘星那双滴溜溜乱转的火眼金睛都逃得过,却骗不了花满楼那双黯淡的瞳子。
夜来,连绵几日的雨势渐大,花满楼早早哄龙葵睡下,将从不离手的折扇放在女子枕边,随后踱步正厅窗下,见那似乎已经醉的东倒西歪的凤凰依旧手握酒壶,杯杯连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