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女驸马(GL)_作者:杨惑(304)

2017-07-16 杨惑

  但我一直秉承文以载道的书生习气,喜欢和读者jiāo流,想把自己的一些念头告诉大家,多少还是要念叨念叨。

  我的第一篇完整的长篇小说《qíng彀》是脱胎于新女驸马这部电视剧的,里面很多梗以及人设都是用了其中的内容,虽然我添骨加ròu地改了个面目全非,但内心里总是觉得有所亏欠。所以qíng彀后来开V后,我只V了第三部 后面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前面的内容不是我的,不好意思拿来骗钱。

  但我还是很害臊,拿着别人的人设背景拆吧拆吧变成自己的东西来写,你多丢人啊。

  所以我一咬牙一跺脚,定了一个小目标:我得还一篇同人文给《新女驸马》,还得弥补下怜筝被我pào灰了的悲剧。

  于是我说写就写,我就开始写新新了。

  很可怕的一件事是,这篇同人文我统共也折腾了五年的时间。

  说出来恐怕你们不信,光是写第一章 ,就花了我一年的时间。我现在返回来去看全文,发现我写的最好的,还是这第一章。

  按照这个码字的进度来说,我实在是工作效率低下,但追文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是习惯xing中途弃坑又折返回来捡起,后面几乎一半的内容都是我这两个多月蹭蹭蹭发完的。

  实在是我码字的时候全身心投入,满脑子都是梗和文字,学习的时候影响学习,工作的时候影响工作。不得已私下里攒稿子,留中不发,等到整个思路都清慡了,再一口气把故事讲出来。

  因为人设不用自己弄,所以《新新》其实没有《qíng彀》那么费脑子费工夫,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

  我已经写过《qíng彀》了,而两部小说的人物原型其实是相同的,怎么样才能把“新新”的主角写得和《qíng彀》里的两个主角不一样呢?

  我苦恼,我郁闷,我愁肠百结,仰天长叹。

  然后发现自己想多了。

  看美剧看多了总觉得是人物xing格推动qíng节发展,这是因为人家已经有剧本了。但其实写小说,是用qíng节发展来塑造人物xing格的。

  杨枫灵面对的困境比冯素贞麻烦多了,重生后的天香能耐比怜筝大多了,我不用担心把她们写的xing格相近,我需要担心的是怎么样写好这个故事,让新新里面的主角获得成长,让原剧中被pào灰掉的配角们活蹦乱跳。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主角的qíng,我不写故事,只写qíng嘛。

  也希望看这篇故事的人不要踩一捧一地将两篇故事的主角相对比,或者你可以私下里比,不要来我面前告诉我——尤其是,不要一再试图告诉我:你家的小杨就是个渣,还是小冯好。

  人如果能够单纯到用是不是渣来区分,我何苦要写那么多字来塑造圆形的饱满的人物?直接学古龙多好——她的人是渣的,魂是渣的,手指是渣的,就连喘口气儿都扑簌簌地往下掉土粒子。

  我的老朋友们应该是知道的,我码字喜欢听歌,也喜欢放着歌让大家来看我写的故事。

  但是自从手机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而且外链歌曲变得越来越难之后,这事儿已经不成了。

  写《新·新》的时候,我常听的是三首歌,一首胡彦斌的《江湖再见》,一首梁琳的《鬼迷心窍》,一首《牡丹亭外》。

  基本上这三首歌是重生后的天香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我只是想要再见你一面;

  没成想,真正重逢之后变成了谁也替代不了的鬼迷心窍;

  再后来,才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一往而深。

  “huáng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qíng。”

  在人世中独行了二十年之后的天香懂爱了吗,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她除了变得更洒脱、多了十年的政治经验之外,心里仍是有一束白月光,一块意难平。

  她倾慕冯素贞的美好,重生之后才发现,在心里盘桓了二十年的白月光其实并不是那么完美。

  她没有失望或者放弃,她凭着一股子倔qiáng和无可比拟的耐心一点一点地去敲打冯素贞的心房,去雕琢她,教导她,保护她。

  爱分两种,一种是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另一种是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少年时候,往往只知前一种,而不懂后一种。如果天香不是经过了二十年岁月的磨砺的话,她重走这一次历程,仍然会爱冯素贞,但不会爱得这么敏感而深沉。

  我年轻的时候也不太懂这种细水长流的感qíng,所以文字里的荷尔蒙气息很重,虽然我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