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南城旧事GL_作者:雁栖苍梧(325)
家事王子墨是不管的,对此也就默认了,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料想张婆婆也不敢再犯傻。
几日对账,利润可观,前期的本钱即将回拢,王子墨也从失落中回神。让人去王家庄叫了陈旺树过来,吩咐他在山边寻一处风景秀丽的清静之地,建造一个山庄雅苑。如果所料不错,待京中旨意下达,王家人怕是连栖身之地都没了。
这个山庄雅苑,是为王启年与丰氏准备的,虽然王启年刻意要与自己划清界线,但王子墨绝不会让王启年无处容身。
转眼,就到了七月初,京里的钦差到了盐官县,王家的罪终于定下了。
王启慎免去了死罪,改判流放惠州。惠州,唐时称岭南,武则天时期,多少李唐宗室被发配于此,多瘴气,多流民,穷山恶水,民风彪悍,王启慎在此,想必没几年能活。敌通之罪,刑同谋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因有秦相公从中斡旋,朝廷没有株连王家子孙,但王子文的功名被革去,不幸中的万幸,王启年的举人官身保住了。王家家产被抄没,旁支也不例外,缺钱的官家将王家搜刮一空,王家公中为了通关节只剩个空架子,但私产还有不少,嫡系三房有所准备,转移了一些,旁系自以为牵连不到,结果被抄得gāngān净净。
在籍奴仆抓入县衙等候发卖,雇佣奴人连夜逃跑,不少人夹带了金银细软,被抓获之后打入大牢等候刺配充军。
官家以孝治天下,天恩浩dàng,保留王家祖坟及祖坟边上的十余亩薄地,以供宗祠传承。
无家可归的王家人搬到了祖坟边上的几间破平房里住着,平房只六间,以前是王家人祭祀时的临时歇脚点,环境很不好,王家族人足有四五百人,哪里往得下。
老太爷发话,让旁支自谋出路,嫡支三房住进平房,供养祖宗香火。旁支自然不愿意,但留下来亦是无处可去,纷纷咒骂一通,给祖宗磕头上香,这才恋恋不舍而去。
人离乡贱,他们是罪人,往后的路何其艰难。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庄里人眼睁睁看着这个百年大族一夜倾覆,不禁唏嘘。
这些事,王子墨只是冷眼旁观,这是王启年的意思,当钦差将王家的事处理大半之后,她才后知后觉知道了秦相公是谁。
正是那祸国殃民迫害忠良的大jian臣——秦桧!
☆、第143章
七月半的月亮,圆而明亮,别院湖心亭的四角挂着白纱灯笼,随着凉慡的夏风,悠悠飘dàng,远处虫鸣隐约,湖面微波涟漪,圆月的倒影时而散开,时而完整,无声述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亭中的两人,皆相貌不凡,年纪稍大些的,高髻布巾,长袖儒雅,年纪小些的,乌发光华,束发的丝带微微飘dàng,星眸在月下熠熠生辉。这两人,正是蒋尚培与王子墨。
“大哥,可否说说秦桧相公其人?”
王子墨对秦桧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林芷岚,他迫害岳飞,卖国求荣,王子墨对秦桧深恶痛绝,但自从知道秦桧救了王家,她内心也起了波澜。
“秦相公?这人不好评价呢。”
“还请大哥明言。”
“据我所知,秦相公学识渊博,才能颇显,曾与‘二圣’一同被俘,建炎四年,逃回临安,官拜宰相,力主宋金议和。因坚持‘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为朝中重臣所不容,次年罢相,至今未复起,但依然深得官家信任。”
“举国抗金,收回失地,乃我大宋人最迫切的心愿,秦相公力主议和,实有卖国之嫌。”王子墨不客气说道。
“贤弟此言差矣,虽朝中盛传流言,秦相公是金贼故意释放,以图江南之地,但我大宋局势复杂,又岂是区区一桧可以左右。”
“还请大哥教我。”
蒋尚培思量了一会儿,说道:“靖康之难,为我大宋之耻,‘二圣’被俘,皇室尽丧,江北之地沦为敌手。官家即位之时,宋境烽烟四起,民变起义不断,又金国咄咄bī人,战事节节败退。官家南狩,自明州逃至海上,后因众将平息民乱,将金贼赶出扬州,官家这才回到了岸上。”
“皇室尊严尽失,如何不让人唏嘘。”王子墨附合道。
“如今,朝廷局势暂稳,面临两难,战亦难,和亦难。”蒋尚培面色凝重,缓缓道:“战,民心所向,众将皆运筹帷幄之辈,只是,国库空虚,民生艰难,如何能战。官家体恤百姓,与民休息,自定都临安,生活极为简朴,不造宫室,不兴土木,不扩充后宫,官家过的日子,体面是谈不上了,只比田舍翁qiáng上一筹罢了。现今各地战乱不断,农事不兴,赋税不畅,前方吴阶,岳飞,韩世忠等部,林林种种合计五十余万,奉养尚不能,无粮无饷又如何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