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见了楚窈进来,便知趣的避开了楚窈行礼,趁着时间,将药碗jiāo到了一边侍立的宫人手上,见太后说完了话,掐着时机对楚窈道,“淑妃娘娘长乐。”
楚窈原是要回太后的话,此时也得先免了薄氏的礼,但楚窈却不想这样麻烦,而是借着太后方才的话茬道,“娘娘快别打趣窈儿了,薄良人才是正当花朵儿一般的年纪呢,”语罢,才又对薄氏道,“每回我来,你都要这样多礼,好在娘娘虽爱重你,却也知道我的难处,不然,只怕日日见了这样qíng景,要说我欺负你的。”
“奴婢位卑,淑妃娘娘您为尊,自当要行礼问安的,”薄氏故意嘴笨一番,好叫太后出来说话。
“她是个懂规矩的,偏你爱闹她,”太后果然出来说和,却也是带了些偏袒的意味的,“这后宫之中,位卑者自当向尊者见礼的。”
太后语罢,又把这话题抛开了去,对薄氏道,“窈儿是花儿一般的年纪,你却也差不离的,今日窈儿改了装扮,明日你也换一身再过来,省得日日伺候我这老婆子,把xing子也拘束了去,倒不好了。”
楚窈闻言,灵机一动,“薄良人这是孝心呢,娘娘您可不能说她,该赏才是,”语罢又道,“过几日有黎国使者前来,想必是要开宴的,娘娘不如叫良人也去见见世面?”
“奴婢不行的,”薄氏忙摆了摆手,“更何况,奴婢若去了,不就只太后娘娘一个人在了,还是不去的好。”
“哪里就缺你一个了,”楚窈道,“正好那几日是我身子不慡利的时候,我是告了假,过来同娘娘说说话,多了你,我还不乐意呢。”
太后闻言立时便定下了,“淑妃都这样说了,你自去便是。”
薄氏面上这才显现出些许欢喜的神色,应道,“奴婢知道了。”
☆、第七十三章 五尾凤钗
原先还以为黎国卿珏公主等人至少要中秋之后才能来,谁知道竟在中秋前半个月就到了,如此便得重新准备起来,好在赵怡是个喜欢未雨绸缪的,早早的安排好了,才不至于显得忙乱。
楚窈是早说好了不会过去的,故而前头忙得晕头转向,她却只派了红珠过去帮忙,自己带着花影在太后处帮着薄良人打点衣裳。
不过才巳初,薄良人便已经在太后的指示下换了五六套衣裳了,楚窈看得久了也有些乏,又见太后兴致勃勃的模样,倒觉得有些扫兴。
若说太后是真想为薄良人挑衣裳,倒不尽然,大抵也是把薄良人当个大娃娃装扮,不然什么妃色的外裳、鹅huáng色的罩裙、牡丹纹的披帛也就不会出现了,只是太后兴致高昂,薄氏也极欢喜的模样,楚窈也说话,只当做个陪客,免得扰了别人的兴致,倒不好了。
楚窈有些口渴,便想吃些茶,谁知道刚碰上桌上茶盏,就发现杯中茶已经凉了,便没再动,好在一边伺候的宫人尽心,悄悄地退了出去,传了新的茶点进来,楚窈不禁笑道,“果然是娘娘身边伺候的人,只这眼力见儿都比旁人高上几分。”
太后听见楚窈夸奖身边人,自是带了几分满意出来,又仔细瞧了瞧那宫人才道,“她是万氏的内侄女,是个懂事的,也不负万氏的教导。”
能在太后口中当得一句万氏的,也就只有那万姑姑了。
此话一出,楚窈心里头就明白,这宫人,是夏云景那边的钉子了。故而面上笑意更深了几分,对太后恭维道,“原来是万姑姑的内侄女,我还说是谁能教导出这样优秀的女孩子呢,”楚窈又道,“往日里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娘娘都亲口说了,自然要赏的,花影。”
花影闻言,便立时从楚窈身后上前几步,从笼着的袖子里取了一个绣着竹节的青色荷包出来,当做赏赐给了那宫人,而后又继续退回楚窈身后去了。
“偏你要兴这些,”太后见了心中十分欢喜,面上却偏偏要做出是你自己要给她看赏的姿态来,接着太后又对那宫人道,“淑妃赏你的,你就接着便是,日后淑妃来了,你也帮她多说两句好话,免得哪日她惹了我,被我恼了,也没个人帮衬。”
太后这话一出,便不是那宫人该回的话了,楚窈知道这小万宫人是夏云景的人,自然不会叫她为难,也不会叫太后尴尬,“娘娘这是怜惜窈儿呢,只是窈儿这样乖巧听话,哪里会叫娘娘您恼成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