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后良妃GL_作者:戚华素(97)

2017-06-10 戚华素

  “又有文渊长成,尚需十几年时光,足够布局调遣,便是最后文渊同夏云景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未必奈何得了他冯家了,”楚窈接了赵怡的话,待到说完,也不由咂舌,“果然不愧是黎国支柱冯家的当家人,”楚窈说着,又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幸灾乐祸的意味,“可惜了黎国,只见了冯家门生遍天下,已然势大,却不曾见冯家如何撑起偌大一个黎国。没了冯家,黎国哪里还能久长。”

  楚窈眼珠子一转,突然道,“说来也是一个笑话,昔年曾听过,黎国开国皇帝与冯氏当代族长本为结义兄弟,为保全冯家,还曾下过密旨,只说是韩氏子孙不得对冯家动手。可这才过了几代,冯氏就已经成了皇帝的眼中钉了。”

  “世人心易变,何况过了这许多代,关系早没那么亲近,”赵怡说话时见小几上灯花已结,便不由取了一旁剪子略修了修,“都说这一个巴掌拍不响,韩氏开国皇帝对冯氏荣宠太过,招了后人忌讳,冯氏摊子铺得太大,收拾不及,不过是看最后,谁能比别人快上一筹罢了。”

  “想来成王败寇,也不外如是了。”楚窈也叹了一句,而后就来了倦意,两人又说了几句,便睡下了。

  因那画卷要紧,赵怡不敢耽搁,一早便嘱咐了紫烟收拾回去,连文渊也来不及去看,楚窈没得法子,只好叫了浅川去把文渊抱过来,叫赵怡见上一见,逗弄逗弄,方不致遗憾。

  此回别时,赵怡楚窈两个都只以为不日便能相见,便也没叫离qíng满载,谁曾想,再相见时,却已经是三年之后,也是世事无常,无可奈何。

  ☆、第五十四章

  十八年冬,正是大夏后宫最喜庆最忙碌的时候,毕竟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年节,总要早早准备起来才是。

  十六年时,还是卫王的皇帝退了胡人,立下大功,但先帝只下了一道模棱两可的旨意,不说奖赏,反有些责怪的意味,约摸是贤名太盛,难以辖制,功高震“主”,叫太子殿下这个储君不能安心了,先帝心疼一手养大的儿子,便顾不得常年不在身边侍奉,不甚亲近的那个了。卫王得了圣旨立时痛哭出声,闻者莫不伤心流泪,而后又写了条陈自辩,字里行间满是委屈,却又半点不提粮糙被人克扣之事,只叫人私下替自己抱屈,又把粮糙被人克扣之事隐隐提了。那天使本是卫王胞兄皇长子门下,并非太子一脉,见卫王如此作态,自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又把事qíng禀报得严重许多。皇帝着人去查,却发现是太子做下,只好拿了一太子门人以作警告,于太子一脉并没伤动。

  卫王听闻此事,只恨君父无qíng,命手下jīng锐分批前往京郊各处藏匿,又另遣使者回京,只说是离京多年,不曾承欢膝下,望能返京数月。恰皇帝心怀愧疚,立时便准了,卫王带了王妃同路,又因世子年幼,便留了侧妃照顾。回京路上得了消息,太子见皇帝允了卫王回京,索xing建议皇帝召集诸王归京,共度佳节,以享天伦,皇帝果然允了。而后诸王归京,多有宴请之事,太子竟于大皇子宴上饮酒过量猝死,除卫王夏云景并几个小皇子头几日领了差事出去,因路上耽搁了,还不曾回京,其余与会者,尽皆被帝王迁怒,夺爵圈禁。待到太子出殡,皇帝竟还要大皇子披麻戴孝,当真罔顾人伦礼法。父子君臣,竟也比不得太子一个。

  皇帝悲痛不能自已,为太子辍朝七日,而后大病一场,几至药石无医,卫王夏云景为唯一身负爵位的成年皇子,日日在皇帝榻前,侍奉汤药。又有群臣奏请,皇帝jīng神每况愈下之时,将卫王立为太子。此时已是十七年夏。

  夏云景为太子后,仍常侍奉在皇帝chuáng前,还以“君父有疾,不思私qíng”为由,没有派人去卫地接了侧妃楚氏与小世子上京,只叫人送了赏赐与口信去。此举博得了大夏上下文臣赞誉,都称新太子“至孝纯善”。

  夏云景原先就是武将一脉,且他王妃赵怡也是出身武将世家,如今正趁了这个机会,在文臣中间博个美名,留了个好印象。叫那一gān文臣觉得,他卫王夏云景不止是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也是十分正确的选择。而后皇帝见状也qiáng打起jīng神,常常指点夏云景一二国事。夏云景本就聪明,于这些事上更是举一反三,学得极快,一改皇帝往日对他的愚钝印象。夏云景又适时将昔年贵妃母亲对大皇子的偏爱,对自己的打压稍稍表露一二,又博得了皇帝的怜惜,这一来一往间,倒也像是父子qíng深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