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嫁到[GL]_作者:半湖纱(42)

2017-06-01 半湖纱

林媛走过去,犹豫片刻,伸出手想摸摸孩子的脸,却停滞在半空,片刻后,收了回去,只是微笑着道,“这孩子长的像极了水生。”
童宣道,“可不是,槐生长的像三嫂,樟生长的像水生。”
晚上的时候,林媛和莲净jiāo换了所抄手稿。
到目前为止,两人尚未看过对方抄的那一半内容。
林媛对莲净的字极为欣赏,自己三岁习字,尚成不了这样的气候,大小姐带病之躯,竟有这等手笔,实在令人叹服,看来大小姐令人叹服的远不止演技一项啊。
林媛一边赞叹,一边将薄薄的竹纸蒙在手稿上,准备书中的地图一页一页描摹下来,单独装订成册。
童宣在旁边一页页翻看,发现除了地名不同,大照的版图和大明并无二致。
大照果然就是个山寨版的大明呀。
今上弘光皇帝就相当于永乐皇帝。
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做的一件比较有名的事便是派郑和下西洋,“今上弘光皇帝估计也会有此盛举吧。”
童宣一边想一边嘀咕。
林媛听了,心中一动,“童儿,你方才说?”
童宣便将前世知道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事跟林媛大概说了一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永乐皇帝派船队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
林媛将笔放到砚盘里,“喔?明朝的建文帝没死?”
童宣摇头,“后代史学家对建文帝是生是死各执一词,建文帝之生死已成千古玄案。”
林媛沉思片刻,唇边带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道,“童儿,你觉得大照的景元皇帝是生是死?”
童宣再摇头,“不知道。不过小皇帝是个好皇帝,我希望他活着,而且我不要他出家做和尚,想要他隐姓埋名,娶妻生子,几间茅屋,两亩薄田,过着‘采jú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田园生活。”
“就像你我这般生活?”
“不,”童宣认真地摇头,“我们家还做了点小生意,生活略俗气了些,不够超脱。”
林媛失笑,轻轻刮了刮童宣的鼻子,凝视童宣片刻,忽然道,“若景元帝真如你说的那般生活,几百年后,史学家也会为景元帝是生是死争论不休,景元帝的生死也会成为史书中的千古之谜了。”
童宣难得点了一次头,“若是大照没什么创新的话,我看也差不多吧。”
林媛再次被逗笑了。
童宣想到一件事,拉过林媛的手,大眼睛一闪一闪地道,“媛媛我跟你讲喔,西洋有很多中土没有的食材,比如玉米、甘薯、花生、土豆、辣椒等,这些食材到了后世,逐渐成为每家饭桌上的必备菜呢,尤其是辣椒,对中土菜肴影响极为深远……”吧啦吧啦说了一车。

☆、第23章 搅扰了佛主那可是罪过呀

此时院子里静悄悄的。
夜风chuī过,几竿老竹随风摆动,枝叶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显出夜的静谧。
童宣和林媛在西厢说话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正房莲净和重玲的耳中。
莲净本来坐在chuáng头看林媛抄的那一半江旬游记,慢慢的被童宣口中的大明皇朝吸引了注意力,起初还是边看边听,到后来gān脆合上了书,一心只听童宣说郑和下西洋的事了。
隔着一列屏风,是重玲的chuáng铺。
本自坐在chuáng沿上做针线的重玲,此时也停下了手里的活。
“这个小童,真是娶了媳妇就忘了姐姐了。”
莲净摇头。
什么都跟林媛说,跟她这做姐姐的却只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真是。
重玲没有答话,低头纳鞋底。
莲净接着道,“她那媳妇也就一张脸比我长的好看点,除此之外有什么胜过我的呢。”
重玲继续纳鞋底。
“好一个林四小姐,既是大家闺秀,竟然连个耳眼都没有,我竟不知道有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是不戴耳饰的。”
莲净的话里渐渐有了火药味。
重玲转头,“……要不要……”
“不用,”莲净摆手,随后打了个哈欠,“今个乏了,睡了,有些事明天出门再说吧。”
重玲会意,站起身,转过屏风服侍莲净睡下,chuī灭了chuáng头的蜡烛,随后也到外厢睡下了。
另一边,童宣和林媛也睡了。
至于自己一个房间的小雪辽,更是脑袋一沾枕头便睡的人事不知,此时早已在梦中了。
农家小院更静了。
而此时,千里之外一座同样寂静的大院子里,一位辗转反侧良久,好不容易方得一时浅眠的中年男子突然从恶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