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教员们也同意这样的好处,如果经常练习配合,在实际cao作中就能更加默契,毕竟外星探险计划是个很大的项目,不可能单打独斗的。而且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他们所有人还需要以十人为一个小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的练习。如果没有意外,现在的编制就是在飞船上的正式编制了,除非有人最终考核不通过,才需要调整队伍。
十人小组的分配规则是这样:首先所有人可以自由随意进行组合,接下来如果还有不满员的组、或者没有入组的人,再进行随机分配。对此教员的解释是,因为随机分配可能会把xing格不合的人分在一起,组员之间经常起摩擦对工作开展也没有好处。
赵欣韵和格蕾西娅商量了一下,然后选了个组。最后十个人里格蕾西娅被选中做了组长,副组长是一个来自火星的小姑娘,比赵欣韵还年轻。其实副组长这事有赵欣韵自己推掉的成分在里面,她觉得自己缺乏领导能力所以并不适合,格蕾西娅劝了两次她也没改变主意,只好作罢。
编制人数基本上参照了军队,当然纪律方面没有军队那样严格。三个小组形成一个小队,小队长是一个来自地球的男子,赵欣韵在前期训练的时候见过几面但不熟悉。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叫马克西姆·鲁宾,看上去大概五十多岁,当然是这个时代的五十多岁。按赵欣韵穿越前的眼光来看,他的样子只有不到三十岁。他长着一头短短的深红色的卷发,看上去是那种什么事qíng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的xing格,说话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赵欣韵很快下了结论,这种人看似严肃,实际上只要你认真执行任务,不出什么乱子,就不会难相处。
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即使此次计划的最终目的地是寻找可能的外星人,但带上这么多人在飞船上,也不可能是完全为了外星人,在路上他们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很多各种各样的科学试验及观测。无重力环境是没什么好试验的,地球和火星周围的轨道上已经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空间站,已经被挤满了,新建设空间站的计划早已排到金星上了。重点还是太阳系之外的环境,虽然当年的飞船已经带回来很多数据,但这些年来科技也在不断发展,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研究。
最后还有一个项目,在她的日程安排上甚至没有标明具体内容,只有时间。赵欣韵一开始也有些好奇,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内容,问了格蕾西娅,她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日程安排。问其他教员,他们说不清楚,没听说过。问工作人员,结果得到的答复是两个字:保密。故弄玄虚!赵欣韵在心里哼了一声。这里又没有外网,即使提前知道什么,她也不可能对外透露。
直到日程表上标明的时间,她到了指定的地点才知道项目的具体内容,虽然在此之前她也大致猜到此事和自己脑电波的特殊波长有关,因为格蕾西娅没有这个项目。君羊: 肆壹捌零贰陆零壹伍
台上的教员在讲解,这是一种只有像她这样拥有特殊的脑电*长才能使用的仪器,它的用途自不必说,是帮助人类与外星生物沟通的。因为人类目前尚没有发现外星生物,无法对这种仪器进行真正的试验以检查效果,所以在试验阶段只能使用电脑模拟出的“外星人”凑合。
手册发到了台下几人的平板电脑上,上面介绍了这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其实赵欣韵也好奇过,六百年后的现代,为什么训练中心还在用如此古老的教课方式。这个时代,普通的学习使用网络远程授课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qíng,但像这种需要大量实际cao作、重要而且特殊的训练,上面还是动用了很多专业人员来讲课。据说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更可靠,学得效果更牢固。
过去的方式总是令人怀念,比如在这个时代纸书仍然没有完全消亡,只是收藏和休闲方面的用途已经大于实用了。查阅工具书和其他知识的时候最为明显,电子书比纸书方便很多,但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捧着一本纸书坐上一整个下午的感觉。
教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台仪器,它的外观十分小巧,可以固定在太空服的一个普通钩子上。太空服上都有大量的钩子和扣环,是用来固定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的。赵欣韵拿起来翻来覆去地研究着,这玩意就可以让她和外星人对话?要是放在自己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简直是不能想象。那时候地球人之间互相jiāo谈都需要人们学外语才能实现,现在和外星人之间jiāo谈都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