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美人十二卷_作者:八步莲心(230)

  故事是从鱼玄机的小时候开始的——

  鱼玄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叫鱼玄机的,那个时候,她叫鱼幼薇,有点萌萌的萝莉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她的宠爱。

  是的,她是个被宠坏的孩子。

  在那样的年代,她的父亲却独独对母亲深情不改,一辈子只有她母亲一个女人,即便是母亲只生了她一个女儿,父亲也没有纳妾的打算。甚至,奶奶为了母亲不生男丁的事bī着父亲纳妾,父亲都qiáng自扛了下来,不止没有让奶奶选中的女子进门,而且带着母亲远遁,在外面另外过起了小日子。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生长环境,才塑成了她超越了千年的三观。

  在她的三观里,有自由,有爱。

  鱼幼薇的家境,并不达官显贵,却也小有富余。因为父亲对她的宠爱乃至骄纵,所以一直把她当男孩子养,专门给她找了夫子教她读文识字。

  而她从来就是不老实的。在夫子教了一些基本的文章后,她就开始喜欢频频提问,甚至不少问题已经让夫子回答不出。并不是她刻意刁钻,而是她确实有很多不明白。

  比如,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忠孝,那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跟她有什么关系?她为什么要忠于他?而至于孝,她的父亲也因为母亲离开了爷爷奶奶啊,她觉得这样很好,为什么一定要“孝”还要“顺”呢?如果一生的时间都用来“孝顺”,那自己来这世上走一遭gān嘛呢?

  至于读书的目的,她更是不解了。夫子说人们读书是为了十年寒窗一朝题名金榜,题名金榜后就可以去做官,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或者辅佐君王匡扶天下。可是,为老百姓办事,跟读书有什么关系?而且,夫子还说,那是男子们读书的目的,至于她么,是个女孩子,识得几个字就好……这个,鱼幼薇就更不明白了,为什么男子可以考状元,而女子不可以呢?男子女子,有什么不同?

  ……

  这一个个的问题,自然早已超出了夫子的理解。

  最终,夫子摆摆头,离开了。

  父亲为她延请了第二个夫子。

  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什么不同——第二任夫子,依然在她奇奇怪怪的问题下,自请离去了。

  一来二去,鱼家女娃便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她有很多叛逆的想法,只怕将来是不会走正道的。

  父亲却不以为然。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女儿又什么错,对她依旧宠爱。

  于是,在鱼幼薇的好奇和要求下,他gān脆让女儿去了私塾,跟男孩子一起读书。

  同班同学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她,除了私塾的老师。那个私塾老师,叫温庭筠。

  虽然男同学们私下看不上鱼幼薇,但在课堂上,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老师每次提出的问题,第一个回答的总是她。每次老师的联句,第一个对出来的,也总是她……

  每每此时,温庭筠都会毫不吝啬地褒奖她一番。

  渐渐地,鱼幼薇的才学也闻名乡里。

  不过,大家并不是带着夸赞的语气说着,而是看不起的不屑语气。毕竟,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且,即便是文人,也多认为,有才华的女子多反骨,易风流。

  不管别人怎么看,鱼幼薇还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在成长。

  于是,十岁那年,她写出了第一首流传千古的的诗——《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chūn。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翻译一下,就是对着落花感芳华的易逝。而牡丹,因为价格太高,一般人不敢问津,却又因为香气太过浓郁,蝴蝶也不敢太亲近。这样的花儿只适合生在宫里,哪里能在这路边沾染灰尘呢?等到有一天它真的移到皇宫上林苑,天下王孙贵族才后悔当初没有买下它。

  很明显,这是一首以牡丹自喻的诗。

  而她自己,就是那个“价高人不问,想甚蝶难亲”的牡丹。

  那一年,她才十岁。如此萌动的放心,竟已敢写得如此昭然若揭。一时间,所有看过此诗的人都唾弃她,觉得她是个生性风流的女子,将来肯定是水性杨花红杏出墙的货。

  于是,她的名声更差了。

  唯有一个人例外,这人便是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