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缘GL+番外_作者:若花辞树(81)

2017-02-21 若花辞树

天还黑着,殿中也只得榻前两旁伫立的两盏宫灯。暮笙再度跌入睡梦,并没有看到她的身后,分明是沉睡状的孟脩祎缓缓地睁开了眼,那清明的眸子中没有丝毫睡意。她怔怔地看了暮笙一会儿,想到了昨夜暮笙终于与她坦诚,不禁弯了弯唇角,满心都是爱惜与希冀。
待到暮笙再度醒来,孟脩祎已在宫娥的侍奉下更衣了,听闻身后的响动,她回过头来,望着睡眼惺忪的暮笙笑道:“朕要去早朝了,你还能再歇一会儿。”
政事堂上衙的时辰要比早朝迟上半个时辰。
暮笙眨了眨眼,混沌的脑袋清醒起来,她忙坐起,预备起榻。一旁的宫娥察觉她的意图,忙端了洗漱用具来,服侍她起身,又有几位宫娥恭敬地将她的官服与靴帽都奉上,显然,皇帝非但为她准备了寝衣,连合身的官袍都备了一份。
这倒免去了她的麻烦,暮笙冲着孟脩祎感激一笑,孟脩祎抬了下眉头,一笑而过。
待二人皆都梳洗着衣,一道用过早膳,孟脩祎便一身庄重的冕服,坐上玉辇,上朝去了,暮笙则在身后目送她离去,而后背道而驰,去了政事堂。
这几日朝上仍是大小事不断,只是江南水患似乎就这么搁置下来,人人都知道,在淮安君那头传来消息前,一切都是未知。皇帝信任淮安君,旁人说什么她都不会信,何况那堤坝实在可疑,朝臣之中,大多都有自己的猜疑。
根据何人最后得利何人即为祸首这一定律,怀疑裴伯安的占大多数。不过裴伯安倒是坦然得很,照旧上朝,照旧参政,无丝毫心虚之处,端的是风光霁月,倒是反让一些不坚定的人生出错怪了好人的愧疚来。
裴伯安如今官至中书令,世人尊称一声宰首大人。本朝官制沿袭前朝,只是门下省所履职务为政事堂所占,门下省便撤了去。尚书省与中书省共理朝政。裴伯安为宰首多年,两位中书侍郎与四位中书舍人中有一半以他马首是瞻,尚书省有六部二十四司,官员众多,敌我难辨。
孟脩祎不止想要将裴伯安治罪,更想将他的爪牙彻底拔除。此次江南水患就是一个绝好之机,裴伯安yù借此永绝官营之事,她也可从中寻找破绽,从江南入手,牵出幕后指使之人。
孟幼舒连夜疾驰到达金陵,先往各郡县调取物资,而后装上部分粮食,先往江南去,余下物资,便令属下随后赶上。同时,又令人持兵符往金陵驻军处调三千军士,以护送物资。安排好这一系列事物,方往灾区去。
一踏入两浙地界,便见汪洋一片,灾民满地,尸殍遍布。脏兮兮的灾民或携家带口或孤身一人地走在路上,往会稽、金陵一带迁去,金陵、会稽、广陵等临近郡县早在多日前便已关闭城门,阻止灾民入城。
灾民定已闻得音讯,却不得不抓住那微弱的希望,朝着为受灾的郡县走去,只为得一口饭吃,尽力地活下去。
孟幼舒骑在马上,四周团团围着手持刀刃的护卫,生怕灾民变bào民,惊了君上的驾。她看了看警惕戒备的护卫,双唇抿得紧紧的。满面枯huáng的夫人衣衫褴褛,抱着饥瘦的婴孩,步履艰难;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随手拾来的目光,一步一步朝前;青壮的男子护着一家老小,已是jīng疲力尽。
路旁躺满了饿死淹死的尸首,无人惧怕,无人收敛,已是平常,人群中不断的有人倒下,有一妇人跌倒在地,身旁总角的幼子哭着扑到母亲的身上,妇人已听不见,任凭幼子如何呼唤都不再动弹,灾民们都已看惯了如此生离死别的场景,满脸麻木,满目悲怆。有一衣衫破旧的老翁弯身碰了碰那妇人的鼻息,叹息着摇了摇头,扶起了孩子,牵着他往前走去,孩子一步三回头,啼哭着离开了母亲的尸体。
孟幼舒深深吸了口气,传令属下:“传令各郡郡守速往临安府,共议救济事宜;令两浙总兵加qiáng巡视,以防民变。”她顿了顿,再道:“崔云姬崔大人现在何处,令她速来临安府面见本君。”
重灾再前,无人敢有一丝耽搁。
孟幼舒深深地看了灾民一眼,全速往临安城行进。
灾qíng已无法拖延,隔日,各郡郡守便汇集在临安,孟幼舒便领着诸官商议救灾事宜,一面分派任务,一面统计受灾人数。诸郡守皆听令行事,不敢有一丝异议。
半日后,令郡丞分一部分粮食往郡治所在,郡守则留下再行商议。
隔日,崔云姬到临安。
孟幼舒忙着救灾,便在夜间与她碰了次面,先问了崔家如何,可曾受损,接着便说起此次堤坝损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