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缘GL+番外_作者:若花辞树(91)

2017-02-21 若花辞树

这分明又是一句话中有话的话。暮笙不安地碰了碰孟脩祎的手背,孟脩祎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她的不安,反手就握住了她的手,正色道:“朕有一事要说与你。”
她甚少这般认真,暮笙直觉就不是什么好话,潜意识中就想退却,孟脩祎却不管不顾地说了下去:“朕喜欢一个人,那个人你也认识,她是裴昭。”
暮笙顿时觉得口舌发gān。皇帝说完便盯着她,似乎非要她做出什么回应。她只得gān巴巴地道:“陛下做什么突然说这个?”
“为什么突然说这个?朕也不知道。只是突然很想她。她活着的时候,从不曾给朕好脸色,朕却并不怪她,至少她对朕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实话。”
暮笙手心一空,孟脩祎已抽回手,连目光都投向了别处,暮笙瞬时连心都揪起来。
“现在她死了,一切都烟消云散。多年过去,我仍是这样喜欢她,我总想,只要她能回来,让我做什么,我都甘愿。”孟脩祎轻轻地说罢,回过头来看暮笙,她微微的笑,那笑意没有丝毫温度,连说出来的话,都格外冰冷,“你看,我念她至此,焉能移qíng?”
暮笙落荒而逃。
她什么都记不得,只记得陛下话中,切切深qíng。宦官进来禀事,她趁机跑了出来。
胸口似为重石所压,暮笙慢慢地吐纳,好不容易,才觉得舒畅一点。但也只是一点,皇帝的话语不断在她耳畔回响,让她怎么都安不下心来。
宫门外纠集了三十余名大臣,集体跪地请求皇帝收回准许裴伯安致仕的旨意。
如此声势浩大的百官请命立朝一来还是第一次。
原本法不责众,一下子处置那么多大臣宣扬出去也不好听,史书上记一笔,少不得落一个bàonüè的名声。皇帝必会多加考虑。但他们来的不是时候,宦官来禀,让暮笙趁隙跑掉了,她还有话没说完呢!
皇帝痛恨这群党附的大臣很久了,这会儿又来坏她的事,当即下令,派一千御林军,将这群大臣都抓起来,投入大理寺大狱中。
麦荣恩觑着她脸色,都不敢提醒她御林军不负责抓捕大臣,匆匆忙忙就写了条子,请皇帝加印后,就亲自去传令了。
三十余名大臣下狱,仿佛戳到了大臣的哪根神经,余下的大臣纷纷上奏,尤其言官,更是活跃的厉害,上书指责皇帝用典严酷,奉劝皇帝虚心纳谏,释放大臣。
这已不是裴伯安致不致仕的问题,而是皇帝是否礼贤下士,是否胸怀广阔,是否能够听取下臣诤言的问题。
大臣有过,自有三司司其职,查明罪名,收集罪证,签发逮捕令,捉捕归案,而后审讯,定罪,一切皆有法可依,皇帝的做法,完全没有根据,是错误的行为。
奏折如纸片般飞入中书省,送到皇帝的案头,众口一词地指责皇帝太凶残,没有容人之量,败坏先王之法。
皇帝看了心烦死,不得不承认自己太过冲动,她第一次看到大臣们团结一致,心中升起畏惧,更多的是痛恨这种身为天子受制于臣的局面。
人已经抓了,放是不可能的。皇帝咬牙撑着,派政事堂诸学士与大理寺刑部一同审讯,力图将错就错,迅速找到罪证,将他们定罪。
余下日子,一面应对言官聒噪,一面气恼暮笙不信她,故而也不愿去搭理她,直到过去一月,她才知道,暮笙被蒙学士带去大理寺参加了审讯。
彼时已是年底,众衙门封印,所有公事,都要等过完年再说。孟脩祎终于得了片刻喘息,但接下来的宫宴、祭祀又让她忙得脚不沾地,期间还有耿直的言官提上几句皇帝有变bàonüè的迹象之类的言语。搅得人心烦不已。
当是时,皇帝接连在数张供认书底下的主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审官那一处,看到了暮笙的名字,再看那供认书,相比其他几张言辞模糊,经暮笙之笔的供认书言辞凿凿,字字都写在了点上,一条条罪状,列得清楚明白。
孟脩祎深吸了口气,qiáng行镇定,与麦荣恩道:“把她,给朕找来。”
这个她,除了暮笙,别无他人。
这会儿已是大年三十,家家都在团聚。皇帝父死母丧,几个兄弟都让她弄得不是废为庶人,就是入土为安。其他宗亲倒是有,却已在前两日的宫宴中庆贺过新禧。到了除夕的夜晚,宫中唯有她一人。
麦荣恩办事甚是严谨,令人暗中将暮笙带进宫来,不要惊动他人。
暮笙到时,孟脩祎正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