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穿越之檀清承志[GL]_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118)
穿越之檀清承志[GL]_作者:灵台净明芝兰玉树(118)
而杨家他们也不敢虚报,这是在洛阳,天子脚下,要查证太简单了。一旦皇帝当真,这就不是功劳而是欺君了。这样的话由于皇帝的疑心病,或许要过几年才能彻底推广。
杨十一娘只是希望可以通过武明德加快这个进程,却不是想把武明德陷进去。虽然杨家跟苏檀清不想陷进夺嫡里去但她们都对武明德颇有好感。当然不会因为这个事对武明德不利。
“我知道你想说的是民望,不用担心,他不会对我做什么的。”武明德毫不在意地挥挥手。
“这……你这么会这样想,若是这样你还不如当做不知道呢。”杨十一娘对天家有敬畏,却也相信苏檀清跟她说过的某些事。当然那时候苏檀清是想让杨家有所警惕,杨阁老这老狐狸早就知道清楚了。
“我又不傻,当然知道他忌惮这个,但是我不需要他的恩宠。”武明德也需要向苏檀清跟杨十一娘吐露自己的主张,也许某点就打动了她们倒向自己这边呢?
杨十一娘:“……”
【怪不得传言大皇女张狂……】
☆、第57章
作者有话要说: 武明德cha手了此事,就算仅仅是为了争斗,那些皇室中人都会重视起来。真的重视了起来,那么要查证不难。这种有利于万民的事,虽然出了武明德之外的人不敢跟皇帝争功,但推一把是谁都会gān的。
皇帝对武明德的监视力度自她掌兵以后就不曾弱过,在她越发耀眼出色后更是加qiáng了力度,经常有暗卫来报告武明德的近况。
只不过他不知道自己的暗卫力量在bào露在了武明德的面前,现在他知道不过是武明德想让她知道的。
“哦?温瑾最近主要在打理这件是?她终于知道要关注朝臣之外的事了?朕的女儿真是长进了。”皇帝看着禀告此事的大太监,脸色不变,不清息怒。
“大公主殿下年岁渐长。”皇帝的总管太监刘禹斟酌着这样说。
“朕这个做父亲的当然要帮帮女儿,说来朕这么记得此事是杨阁老报上来的?”皇帝手指敲着手里的奏折道。
“是的,陛下,您还让杨阁老的女婿从翰林院调去负责这件事。”刘禹躬身道。
“哦,朕记得,少年传胪,朕还想瞧瞧他愿不愿意娶宗室来着,想不到被杨阁老抢先了。听说她们还有个很出名的曲子?叫什么来着?”洛阳边上的南枫山上的事皇帝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他也是战场上下来的人,不会在意这些。
“苏庶常,名檀青,字泊明,曲子不曾命名,不过听过的人称为《千鸟百shòu鸳鸯曲》。”刘禹就是不知道也能马上查出来,不过他既得皇帝宠信,自然是让皇帝觉得他很顺手,极少有需要再查的时候。
“庶常?嗯……庶常……那就以这次的功劳特许她们夫妻参加今年的丰收宴,并赐入值侍班。”丰收宴就是庆祝丰收的,跟她们的功劳十分符合。入值侍班是把苏檀清从翰林院直接拎到皇帝身边,近侍皇帝就会哟更多的机会平步青云。
不过皇帝的主要意思是:这个人是皇帝慧眼识珠送过去研究高产作物,现在说他功劳大,也就是说皇帝的眼光很好,高产作物也是在皇帝的指导下出现的。该赏的人皇帝已经赏了,所以说已经盖棺定论了。杨阁老跟苏檀清的功劳是在皇帝的指导下完成了高产作物的培育与摸清习xing,其他人就没有功劳了,当然皇帝发话了,你们出力推广是理所当然的事。
也就是说不论谁帮忙推广,那都是皇帝的英明指导,是要归功于皇帝的。你不gān,那就是跟皇帝对着gān,跟天下百姓对着gān。
不过这事其实在武明德的算计之中,消息本来就是她给皇帝的。就是要刺激所有人出手。她并不介意皇帝的声望高些,她是要继位,不是要夺位,没必要把皇帝拉下来,那样在史书上太难看了。
原本苏檀清的收成还没出来就接到这样的旨意是有些意外的,但在宫宴上见到了武明德的时候就猜到了一点,再加上杨十一娘在一旁传音解释,苏檀清也猜到了大概。
其实在努力推广的整个过程里,杨十一娘比苏檀清积极得多,也辛苦地多但现在属于她们的那部分功劳全落到苏檀清头上了。苏檀清也知道这是社会大格局决定的,但还是会有些不开心。
杨十一娘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苏檀清看了看这个欢声笑语的宴会,发现没人注意自己,就侧头跟杨十一娘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