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令[GL]_作者:请叫我低调君(334)

2017-01-09 请叫我低调君

  皇后对苏麻喇姑一拜,目不转睛地遥望着原本该送静妃出宫的马车缓缓驶出城门,直到马车彻底消失在视线里,她都没有动。

  “桑枝,离开吧。”

  “素勒――”

  “离开。我不能看着你死,杀人要比保护一个人容易得多,太后容不下你。”

  “……素勒……”

  皇后用力抱住她,“桑枝,你走。现在根基不稳,我护不住你。我宁可你走,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丧命。桑枝,桑枝……”

  桑枝哽咽不成语。到最后,到最后,还是要分开吗?

  “……好。我会回来的,”桑枝吻她耳垂,滚烫的眼泪落进皇后脖颈上,“素勒,相信我。放心,我一定会回来。”

  皇后泣不成声,“你真会回来吗?不要出事,好好活着。”

  “会。素勒,别怕。我不是锦绣,我没有那么蠢,素勒,你知道的,是不是?相信我,我一定会回来。”她从怀里掏出荷包,“这是我原来给你绣的,一直没给你,送给我的十六,白首不相离。”

  白首不相离。

  可是伊人已不在。

  马车安静地驶出紫禁城,不知道将要去何方。那是苏麻喇姑的马车,没有人知道她原来打算把静妃送到哪里去,也没有人知道,现在要把桑枝带到哪里去。

  生死未卜。

  五更天了。

  东华门一出,天地肃穆。皇后携一众宫中女眷跪送梓宫,直到棺椁离去百里,皇后等人才起身随行。

  深秋风寒,皇后安静地走,手里紧紧握着那荷包。荷包样式是个石榴,内里绣着“白首不相离”字样,虽然针脚很蹩脚,但好歹看得出形状。荷包里装着一枚玉戒,镌刻着“十六文”三个字。于别人而言,并不知那有何意,只有她们清楚那是什么意思。可尽管如此,身为大清皇后的素勒也没有机会把戒指戴在手指上。太多双眼睛看着她了,她只能把戒指和荷包一起贴身收藏着。

  百官朝拜,女眷留守。皇帝棺椁落定皇陵。百余位和尚道士为皇帝做九九八十一天大道场。

  好似一切都尘埃落定。

  秋风卷起落叶,一片肃杀。

  半年后,皇后跪拜祈福完毕。下山路上救了一个半百的道士。那道士向她行礼,“多谢施主救命之恩,贫道无以为报,或可为施主实现一个愿望。”

  “愿望?”皇后打量他几眼,“你能实现什么愿望?”

  “施主不妨说说看。”

  皇后阖上眼睛,“求她平安无事,求与心上人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那道士抚掌一笑,“贫道有血魂咒一符,或可成事,只怕施主不敢。”

  “血魂咒?”

  “以血为媒,魂魄不相离。此后,不管你所想之人身在何处,魂魄总会与你相守。贫道虽从古法里学了此符,却从未试过,不知施主可敢一试?”

  皇后喃喃,“魂魄不相离么?最好不过。”她割破掌心,血入符咒,那道符登时化作乌有。

  那道士看了半天,喃喃道,“不知有用没有,若是让家师得知,定会将贫道逐出师门。”可实际上,他并不在乎。

  “敢问尊师何人?”

  “家师名讳,想必施主亦有所耳闻,正是被奉为活神仙的国师大人。”那道士说罢,稽首告辞,“施主救贫道一命,贫道还施主一命,两不相欠,告辞。”

  活神仙,国师大人,不就是那王常月道长么?皇后心底莫名有了期待。

  待回到紫禁城,皇后连忙去了钦天殿。然而王常月早已云游而去,只留下弟子一人,在此留守。那年轻道长见了皇后,忙行礼,不待皇后多问,只道,“家师有一言命弟子转告,桑枝命格奇诡,早已断命。违逆天道实属不该,娘娘受血魂咒之惑逆转她命,实是家师教导无方,劣徒之祸自当由家师代受。”

  皇后心里砰砰跳,不知道这道士什么意思。

  年轻的道长看皇后不解,好心道,“其实早年的时候,家师曾收过一个门外弟子就是桑枝,为她起名文澜,不知何意。贫道曾听家师提起,说桑枝入宫将有xing命之忧,本yù带她离开,可惜来晚了。不过奇怪的是,后来桑枝姑娘竟根本不认得家师。不巧师门中出了个出类拔萃的三师兄,虽然术法jīng湛,却偏爱奇巧yín技,竟习得血魂咒之术,可召唤魂魄,为人续命。家师说,一切皆是命中注定。便自请放逐,代赎弟子之过。”那道士说,“家师的意思,想必娘娘您不久前接受的血魂咒,才使得当初桑枝逃过死劫,魂魄归来得以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