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恍[GL]_作者:江照(284)

2017-01-05 江照

“娘,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走仕途……”郎恒忽而打断她,面带赫色,有些犹疑不定,道:“真有点分不清楚。”
韦氏点点头,道:“这本也不着急,最近一届科举也有几年,你慢慢想。明日起,跟着郎乔,从最简单的开始,学学打理商行。”
郎恒应下,想了想又道:“前几日,沛公跟我说,他们有位太叔叔已经启程进京,想劝尚姐姐恢复姓氏,给她寻门好亲事。难道娘让我学着这些是怕……”
韦氏端起茶碗道:“轩儿要走,也只能是她自己想走。当我们沐公府是摆设?这些你不必理会。”
“有娘这句话就好,他们若敢上门来闹,我便打将出去!”郎恒有了底气,说完韦氏明达却都乐了,哪里知晓过了月余,郎恒是真拿了把扫帚,站在沐公府大门外,将那位老学究扫地出门。
说完正事,韦氏拍拍手,进来了两个模样端正的大丫头和一个伶俐的内监,道:“你既然学着管事,本来的那几个下人便不够用。这是素墨素砚,以后贴身服侍你,她们都识字,是梅君一手调教的,你有不会的,也可以问她们。这是阿青,外面的事儿都jiāo给他。”
“是。”
“你们几个用心服饰恒儿,做得好我有赏,若是欺主,或者做些勾搭爷们不学好的事儿,须知是瞒不过我,到时候我也有罚。”韦氏训了几句,他们三个规规矩矩磕头,到外面等着。
韦氏见郎恒没什么不快,便道:“去忙吧,有事来就是。”
明达则陪着韦氏多坐了会儿,才离开沐公府,进宫去见李遇。


第125章 横漠铸长城(一)

十八万大军陆续出发,如今长安城外驻扎的,便是蜀州川兵的五万人。他们虽然骁勇善战,但因着章全的缘故,只能作为后备部队,运送数目最为庞大的一批粮糙。
而明达,则准备好了和他们一起前往敦煌。
多日来的厉兵秣马,她思前想后,兵力和粮糙的匮乏已经不是大唐的弱势。李遇为了安定军心,甚至下令安西不平,含元殿和东宫不修,以表明他支持此战和信任郎怀的决心。为了节源开流,他也下令宫中一应供给,皆按开扬年间的三成就可。本有大臣谏言不若增加税赋,也被李遇驳回。然而丝路商旅既少东西市眼见荒芜,此时方十全谏言,或可从海上寻求商机。
李遇当即下旨,方十全入户部领侍郎,前往江南东道视察。
这个小小的人事任命只激起一小朵水花,谁也没多在意。然而一年后因此从高句丽东瀛等国带回的收益,却彻底让大唐几乎枯竭的商业,重新复苏起来。
这日端午方过,城东的军营里,军帐都已经收拾完毕。此次统军将领是立了大功的尉迟延光,兵部岑商作为辎重粮糙主管,领经略衔随军。
李遇身着常服,也来到大营,为大军壮威,亦为明达送行。
明达比之当初他离京,已经长高许多,也不再是当初孱弱的那个小姑娘。她梳着男子的发髻,一身轻甲,腰间携着那柄短剑。
江良高声念着诏书,有一段却惹得今日前来的各部官员侧目。
“昔有平衍公主,陷长安、守苇泽,身先士卒,立不世之功。今御妹随军开拔,朕甚期许,特封上骑都尉,钦此。”
一时间满座俱惊,谁也没料到明达以一介庶民的身份,直接升为上骑都尉。虽说她是李遇嫡亲的妹妹,但毕竟不入宗牒没有封号。
然而李遇理也不理略有骚动的人群,唤了明达上前,低声道:“这上骑都尉哥哥先给你,将来你拿了军功,再堵上这些人的碎嘴。阿怀留下的虎贲军,我给你补满了百人,是你的亲兵。”
明达无奈笑道:“哪有这样子的。”
李遇正色道:“你统兵救驾,是破了李迁yīn谋的功臣。旁人不知底细,我还不知么?战场上刀剑无言,我要你们都平安归来,知道么?”
明达收拢嬉笑的表qíng,被李遇抱在怀里。“七哥知道你最不耐拘束,因而给你亲兵,给你私军。你想念阿怀,不愿和她分离,七哥都懂,所以成全你。但是明达,七哥更希望你们平平安安的。你放心,长安城有七哥,那些闲言碎语,我不会理会。等你归来,七哥在城外给你们击鼓迎接!”
明达终究哭了鼻子,抽抽嗒嗒应了一声。李遇拿袖口给她擦gān净,笑道:“还别说,你穿上这一身,当真把我都比下去。父皇若是看到,肯定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