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足弟兄,我总想着,再怎么也不过qíng分淡些,谁曾想,二弟他会因此记恨于我,甚至走了不该走的路。”
“私自结jiāo藩王,意图对抗东宫?”郎怀说罢,果然见唐飞彦眼睛都直了,此人倒真不是那等老谋深算之人,郎怀想罢,续道:“得亏府里人发现的早,壮士断腕不迟,却不得不抢先一步送他去了大理寺。好在陛下恩宠,允诺金抵,保住了xing命。”
唐飞彦听罢,眼睛盯着郎怀,惊疑不定。良久,他才开口道:“郎都尉将这等yīn私之事坦言相告,这份心胸气度,唐某佩服。只唐某是个直脾气,都尉有什么目的,还请直言。”
郎怀抬眼看了看他,这么快能看出自己的用意,还算机敏。她便不再顾左右而言他,道:“少卿是明白人,我被淮王用这等手段拉入这趟浑水,不得不摆明态度。其实我郎家的态度,自然是跟着陛下的态度。可笑淮王利yù熏心,蒙蔽了双眼。却不知道少卿这般心思通透的人,眼睛是否利索?”
大理寺衙门的偏殿中,朝阳缓缓升起,从dòng开的大门照she进来,将唐飞彦映得脸颊通红。他实在没料到,自己会无意中卷进夺嫡的大事里。郎怀的话,是实打实地问他:你站在哪一边?
自己无权无财,身后也无势力,不过是考中了状元,才做得四夷馆少卿的闲差。本想着逍遥度日,快活似神仙。可如今,似乎也是不行的。
唐飞彦心下天人jiāo战――李迁势大,李迅孱弱,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明皇如今不再管事,甚至下旨太子淮王一同理政,在他眼里,似乎淮王也是可以继承大统的。何况李遇的事qíng,明面上虽无波涛,但暗里明皇对李迅定是有嫌隙的。
郎怀站起身,哪怕刺眼,也看向那太阳。她等了良久,不见回音,冷哼道:“昨日和少卿长街闲谈,饮酒慰生平,当真快哉。”
“也罢,郎怀生于此间,若眼睁睁看着那些人败坏朝纲,是万万做不到。我既然是沐公府的世子,袖手旁观之事甚耻。少卿便当今日,郎怀没跟你谈过什么。只是不知将来,朝堂上尽是沛公之流,少卿又该何处安身立命?”
“只怕是躲在女人身后沽酒罢!”郎怀嘲弄道,果然唐飞彦脸色一变,怒骂:“郎怀,你明知我不是那等人!”
郎怀转过身,静静等待下文。
“唐某虽是寒门子弟,也有凌云之志。陛下特旨,让我一介新科状元,便当了少卿,我何尝不感念于心?恨也只恨报国无门!”唐飞彦急急走到郎怀身侧,道:“郎兄既有锄jian之意,唐某虽螳臂,亦愿为郎兄当车,无悔!”
郎怀眼底的狡诈一闪而过,只听她笑道:“既如此,先迎接好土蕃使团罢!”
下了早朝,李迁志得意满,回到王府,正等着郎怀来见自己,未曾想却得了个让他出乎意料的消息。
“她当真是这么说的?”李迁有些不可置信,却听管家哭丧着脸:“回殿下,是的。小的不放心,还去大理寺打听了。天一亮,郎府便把郎忭送去。早朝没多久,卢大监亲自去宣旨,允许郎忭以金抵。小的等了良久,才得了确信。说是郎忭俯首认罪,又证据确凿,等定案后确定金抵数目,养养伤,就去荐福寺塔扫塔一年!”
“扫塔?”李迁有些反应不过来,管家解释道:“陛下圣旨,不论金抵多少,郎忭被罚扫塔一年。”
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郎怀。李迁挥挥手,道:“下去罢。”本以为靠着郎忭的事qíng威胁她,郎怀只能束手就擒,最起码表面上是得投靠自己。可未曾想,当过兵的人真是犟,给她好路也不上道。
明皇当真偏爱那个小丫头片子,让固城伤心这么久。冬狩之后,固城已经许久不曾出她的公主府。想想这些烦心事,都是因为郎怀!好在今日不费chuī灰之力,把裴庆掉入兵部任侍郎,拿了实权。好生运作,架空了尉迟安,六部也就只剩礼部了。
郎怀,你当真以为本王非要用你不可?李迁恨恨想罢,吩咐管家安排马车,去固城公主府。自己嫡亲的妹妹,还是要好生安慰下。毕竟有件事儿,必须得她允诺,自己才不会背负个薄凉的名声。
将来要坐那个位子,名声不好可是不成的。
礼部的章程已经定妥,郎怀拿着册子和唐飞彦背了一下午,总算背熟了。
“后日迎接他们入城,也不知得多久才离开。”唐飞彦喝着茶抱怨:“只怕他们待着待着,舍不得走,却烦也得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