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后妃两相厌_作者:三娘万福(136)
明德眼神透出了淡淡的满意色彩,随即拔出腰间剑,指向大内正中央:“儿郎们!解救秦王!”
承乾宫的人突然来到泰禧殿外,向太后报信。
太后被人唤醒后,听说是承乾宫的消息,便起身,叫那人进来,问:“怎么回事?”
那人便跪倒在地,神色慌张道:“太后娘娘,皇上现如今只有进气,没出气了。”
太后闻言,猛地起身,却又眼前一黑坐回榻上。她不知是懊悔还是其它,老泪纵横,即刻带人前往承乾宫,一看究竟。
太后一走,一群蒙面人便探入了泰禧殿,其中一个高挑的身影便绕进了太后日日祈祷之处。她将手摸到神龛之后,墙面上的确有一小块凸起,她顺势一按,墙上便响动一声。她命蒙面人将神龛挪开,拉开暗门后,她才发现,里面是一个骨灰坛。坛子上放置一只锦盒。
骨灰坛上的字条有些许泛huáng,上书:母。
这是皇帝生母的骨灰。
皇帝就将它放在这里,让先帝皇后和如今的太后,日日上香,天天跪拜。
谢宝林没有动骨灰坛,只是伸手拿下了锦盒,打开一看,玉玺果然就在其中。她收好,转身重新离开泰禧殿。
明德最终还是来到了承乾宫。成败已定,承乾宫外为首守卫已然放下手中的武器,让开一条通途。
明德内心似乎有什么汹涌着,再也不能平息下来。
她缓缓踏上汉白玉石阶,而后寝殿门大开,太后神色肃穆,从其间走出。
“母后。”明德笑了笑。
太后道:“你yù如何?”
“皇兄病重,母后,我这做妹妹的,看不得?”明德问。
“看得,不过你身后这么些人,是要造反么。”太后道。
明德神色无辜:“母后想差了,我带人是为了救景焕,景焕人呢?”
太后道:“你弟弟不在这儿。”
“不在这儿?”明德道,“我是景焕的阿姐,母后,您何苦骗我。”
说最后那句话的时候,明德面上的笑容就渐渐落了下来,她扬起手,朗声吩咐道:“秦王殿下在何处,查,废后谢宝林又在何处,查!”
可是直到东方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谢宝林的踪迹还是全无,就好似谢宝林从大内之中蒸发了一样,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痕迹了。李景焕也不知在何处。
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从天边云际投she到地面之时,大内之中正殿开启,这些天来,百官第一次能进到大内,走上朝堂。但在正殿台阶之上,站着的不是张太监,而是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太监。
小太监穿着正式,手中圣旨金huáng得快要刺瞎人的眼睛。
“此乃禅让诏书。”小太监提高声音道。
小太监远远地看到明德走来,即刻拉开圣旨:“朕闻至道深微,惟人是弘,天命无常,惟德是兴……”
明德捏紧了手,当小太监念到“禅位于秦王李景焕”时,她看到李景焕从正殿缓缓走出,遥遥地与自己对视。
百官闻讯哗然,但经过查看,禅让诏书的的确确加盖了玉玺印章,货真价实。百官再看明德和李景焕,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明德气极反笑:“景焕,你当真是连阿姐都骗了。”
李景焕也笑:“阿姐一路相护,弟弟都记在心中。”
“谢宝林呢?”明德问。
“不知。”李景焕这句是实话,他的确不知道。
“很好。”明德胸中郁结,已是再不能多说话的了。
百官见状,一致面对李景焕俯首称臣:“皇上万岁!”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码够一万再发的,现在六千多字,先发了吧,我接着码,不出意外今天正文完结。
☆、结局
明德一个人站在其中,甚是突兀。
李景焕也只静静地看着她,未曾催促半分。
而孙家齐抬眼,看李景焕目光越来越沉,终于伸手将明德拉下。
然而虽然登基迫在眉睫,登基大典还是推到年后,具体日子尚且还不清楚。明德将自己关在长公主府,一步未曾踏离。
这日孙家齐敲开长公主府大门,抬步走进。
明德正在树下下棋,孙家齐走过去,自顾自地坐在明德对面,执起了黑子。
“你来做什么。”明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