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两相厌_作者:三娘万福(76)

2017-01-05 三娘万福


――王令宜便听到谢母几不可闻的啜泣声音。

――“我那时……不该拉着问杉出去。”谢宝林说得艰难,“是我没有能救下他,如果当初出事的不是问杉,是我,是不是所有人都皆大欢喜?”

――谢母紧闭双眼,泪如雨下。

――“是不是?”谢宝林问。

――谢母转过身去,看着站在身后的谢宝林。谢宝林此刻长发披散在身后,面容苍白憔悴,唇上几乎无血色。

――这是她的谢宝林?

――“我从未怪过你。”谢母嗓子一阵阵发紧,她停顿半晌,继续道,“你和问杉,都是我千辛万苦生下的,你若出事,我又怎会好过?”

――谢宝林咬紧牙关,道:“可我留下又有什么用?若是问杉……”

――谢母垂眼,打断她道:“宝林,或许问杉命该如此,逝者已逝,你也当往前看。”

――“父亲至今都无心为官,母亲依旧深居简出,”谢宝林声音低哑,“那么,父亲和母亲往前看了吗?”

――王令宜心头像被压了一块极重的石头,再也无法听下去。她轻手轻脚地回到桌前,端起托盘,又慢慢出了寝殿。

――门口的小丫头见王令宜从里面出来,当即要惊呼,王令宜冲她摇头,压低声音道:“你端着,待会儿里面空闲了,试试热不热,再送进去。”

――“娘娘吩咐过不让人进的。”小丫头接了托盘,急得快哭了。

――王令宜道:“本宫不是人。”

――小丫头此刻顾不了,大着胆子拦住王令宜不让她走,生怕王令宜听了什么不该听的出去乱嚼舌根子。

――“本宫若真听到了什么想出去说,你拦得了?”王令宜端起架子来,“再者,你不要跟皇后娘娘提本宫来过的事么?你还怕什么?”

――小丫头现在油盐不进,王令宜索xing道:“本宫去后院等着,不离开凤仪宫。”

――小丫头将信将疑地同意了,目送王令宜往后院里去。

――凤仪宫后院竹林渐渐转huáng,王令宜走在林下小径上,耳边是竹叶声响和风铃叮咚,她边走,泪边顺着脸颊往下|流。

――谢问杉只比谢宝林小一岁,那时谢宝林也是京中才女,姐弟二人颇有才名。

――谢家问杉,学富五车,年少成名。因着谢问杉天赋异禀,谢家在谢问杉身上投注了最大的心血,从谢问杉的书院老师,到起居生活,无一不细致入微。而谢问杉的确争气,作出的文章虽非词句锦绣,却文字朴实而深厚。当时皇帝甚至直接点名谢问杉,让他伴君读书。

――皇帝之前还是太子时,谢阁老为太子太傅。皇帝登基之后,谢问杉又是天子伴读,一时间谢家风光无两,京中无家能出其右。

――就是这样的谢问杉,五年前为马贼所害。谢家损失了一个最有天分的孩子,谢问杉的父亲自那开始,身体状况便大不如前。

――具体qíng况是如何,在谢家有意隐瞒的qíng况下,似乎其它世家都并不甚清楚,王令宜也单单只知道谢问杉的离去,和当时谢问杉的父亲带人怒平马贼窝之事。今日听来,谢宝林只怕当时是和谢问杉一起的。

――她在后院的湖边不知坐了多久,身后响起轻而缓的脚步声来。

――王令宜忙回头望,看见谢宝林,于是立刻扬起一个灿烂的笑来:“你怎么出来了,红枣糖水喝了吗?”

――谢宝林摇头:“还没。”

――“那怎么行,我亲手熬的。”王令宜特地加重了“亲手”二字的语气,好像谢宝林不喝就十恶不赦似的。

――谢宝林也不在意湖边石凳上的灰,刚要坐,王令宜就眼疾手快地拦了下来:“石凳凉,不然回你寝殿,不然去书房,这种凳子你还是不要坐了。”

――谢宝林没有继续坐,她站在王令宜身后,瞧着王令宜梳得松松散散的发髻,和她若隐若现的修长脖颈,轻声问:“你方才听到了。”

――王令宜承认:“本不是有意的。”

――王令宜听后头又没了动静,她斟酌着开口道:“我以前见过你弟弟一次。那时候我也就十一二岁,爱玩得很,在寺庙下的官道上看见你弟弟骑着高头大马,生得十分俊秀。”

――“问杉特别爱马。”谢宝林挤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