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恍_作者:江照(246)

2016-12-01 江照

  “如今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切记压在心底,断不可轻举妄动。”郎怀又叮嘱两句,才和明达告辞离开。

  回了永安殿,默不作声用罢晚膳,郎怀才牵着明达的手一起去了汤池沐浴。她知晓此事对明达而言,着实难以取舍,只得柔声安慰。

  “兕子,我发誓,若是可以,此生定不外泄此事。陛下还是不知道的好,你说呢?”

  明达闭着双眼,神qíng倦怠,道:“爹爹若是知晓,不知该多伤心。能不知道还是不知道的好。”

  “我本意亦是不愿彻底捅破,毕竟此事牵连定广,万一不能一蹴而就,只怕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郎怀揽着她纤腰,低声道:“不过如今有了眉目,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不惧。”

  明达转过身,伏在郎怀身上,忽而觉得安心下来。汤池边的金盘上刻着葡萄缠枝纹,寓意多子多福。明达不知想到什么,轻笑道:“阿怀,将来咱们若能那般,多好!”

  郎怀不知她说得那般是哪般,但见她开怀起来,亦是喜上眉梢,只顺着道:“定如你所愿。”

  李迁人已经到了潼关,却迟迟不肯入京。上官元叛了的消息送来,梁沁芳的信也随之而来。他不慌不乱,只差亲信送了一封信入京,便借口感染风寒,滞留在潼关。

  跟着他的是赵浚,此次他以御史身份一同前往赈灾,亦是见识了李迁的手段。

  “殿下,您应立即进京的。”赵浚对他是钦慕的,想了良久,还是直言劝谏,道:“如今形势大变,您不该容忍上官元此举。”

  李迁一身薄衫,头戴士子巾,端的风流潇洒,一派舒朗气势。他有些嫌热,取出折扇来,道:“我若此刻入京,难免惹上闲言碎语,哪里及得上在此坐山观虎斗?”

  “您的意思……”赵浚有些明白,道:“是借着此人点火?”

  “他若不叛,便不是上官元了。”李迁胸有成竹,道:“如今整个长安都知道上官元顺了李迅郎怀,若他出事,你若是郎怀,保还是不保?”

  赵浚略一思量,便明白李迁的打算,道:“殿下此举极高,浚佩服!”

  “我已命人去让暗香楼的掌柜动手,以挽荷一事状告他欺民。不论如何,此案定得由刑部查办。郎怀保也保不住,但若是不保,谁敢投靠他们?”李迁说得潇洒至极,一扫这大半年来被打压的颓然,对赵浚道:“你爹爹也不必过多参与,只需要按实查案,便可送他上西天!”

  赵浚想了想,又道:“殿下此举,不费chuī灰之力,便会废了这位丞相。但相位空缺,您可不能不防啊。”

  李迁哈哈大笑,道:“这便要你们这些言官御史出些力气。”他附耳低声说了两句,赵浚眼睛一亮,只不住点头。

  两人计议良久,赵浚才躬身执礼,道:“殿下以退为进,如今正是他们麻痹咱们进取之际。浚愿为殿下马前卒,为殿下效犬马之力。”

  李迁走上一步扶着他,笑道:“你我一同长大,本就亲厚,何苦说着等外人之言?这些时日巡视南方,本王亦颇多感悟。将来执掌大位,定效文景,重复本朝镇平盛世。”

  第104章莫回顾(二)

  上官元近来心qíng一波三折,就没个透亮慡朗的时候。方才得了李迅郎怀首肯,让他心里踏实许多,便得知有个不要命的御史侯卿上书太子李迅,告他罔顾唐律欺压百姓qiáng行要走暗香楼的头牌挽荷。

  告便给他告,其实也没什么。偏生此人拿出的证据翔实,李迅想要回护于他,也没了办法。本想jiāo与大理寺审理,让谢珏动动手脚。没料到沉默多时的赵摩严一句话,李迅失了先机,变成三司会审。

  明皇也纳闷,好像近年来三司会审有些频繁。但事涉当朝宰相,便下了圣旨,要李迅好生盯着。即日起上官元在家修养避嫌,待案qíng水落石出,再回朝理政。而后明皇携了梁贵妃,摆驾芙蓉园,将政事全部留给李迅,自去享受清凉不提。

  上官元在府上左等右等,等了郎怀差陶钧送的口讯,要他切勿焦躁,太子殿下自会想办法。到了此时上官元自然明白是李迁的手段,他倒真不在乎官位是否得保,反倒让陶钧带话。

  “麻烦转告殿下国公,但求富贵平安,其余无碍。”上官元显得洒脱,陶钧自然知道自家主子为难什么,也不多话,执礼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