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苏洽和周博成。”崇华捧着杯热茶,苦恼地说。
本来让他们一起就是了,但是苏洽那边应该不会愿意。至于她,其实无所谓,毕竟导演又不是演员,要搏出镜率,也不如演员容易制造话题。走过去就是了,相信媒体也不会把镜头làng费在她身上的。
公关策划赵小姐用一种无语的表qíng看着崇华:“崇导,我必须让你明白一件事。”
崇华愣了一下:“什么?”
“现在是美色消费时代。”
崇华缓缓地眨了下眼睛,仍旧不解:“肿么了?”美色消费时代,她知道啊。
赵小姐让她这状况外的呆愣萌得一脸血,她低头捂脸:“我的意思是,崇导到时候就知道了。”
什么叫天生丽质,崇华这样的就是了,赵小姐表示,在圈里看了那么多俊男美女,她就没见过比崇华长得还要好的。这种好并不是指没有人的容貌比她出色,而是她身上那种纯粹气质,加上白嫩的皮肤,jīng致立体的五官,组合起来,就是一种非常吸人眼球的少年感。
少年感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就是一种不管年纪多大,始终能让人看到内心的纯澈gān净,好像永远都活在青chūn雨季的少男少女。几十年下来,国内国外的娱乐圈飞快发展,真正称得上少年感的男星女星掰着手指都数的过来。其实,说到底,还是跟颜正也脱不了关系,有人天生就长这,比如……赵小姐透过手指fèng偷偷看了眼还在莫名中的崇华。
这么好的底子,居然没有当演员,真是太可惜了。
最后,因为郑嘉丽打电话来,表示可以跟剧组一起出席,一直敲定不下的组合于是确定下来,就是崇华、郑嘉丽、周博成、苏洽一起,算是导演领着主创人员,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阵容。
这个确定了,服装、妆容之类的就容易了。华宇有自己的化妆师和造型师,派给崇华的肯定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师,只用了一个上午,就确定了几个人的造型。
第3章
国内颁奖礼、电影节不少,最著名的是香港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国金jī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渤海国际电影节。
跟前四个具有二十来年历史的大型电影节不同,渤海电影节在五年前才诞生,从权威xing、影响力上就不如前三者,可是,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年轻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活力。电影节主办方也想好了要主打年轻活力的路线,不但在宣传手法上花力气,还将每年最喜人眼球的红毯最为重头戏,又在颁奖嘉宾上下了大工夫,力求有名气,有爆点。
“去年最佳女主角的颁奖嘉宾请的宋景乾,不知道今年会请谁。”宋景乾是新生代偶像巨星,三年前凭着一首làng漫多qíng的qíng歌《寄生》,迅速蹿红,加上他出色的外表和经纪公司用心的包装,很快就成了粉丝无数的偶像巨星。渤海电影节请他做了颁奖嘉宾,赚足了收视率。
苏洽说完这句话,见大家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也觉得有点无趣,就闭嘴了。
今年请的重量级嘉宾是谁,崇华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必定是一个比宋景乾更加重量级的人物。因为主办方到现在,都在守口如瓶保持神秘,这说明,他们并不急着放出消息来炒热度,而且还断定只要那位嘉宾一出面就能马上占据各大报纸头条。
国内有几个明星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崇华心里嘀咕着。
郑嘉丽换好了礼服出来,见崇华坐在那里发呆,就走了出去。有人靠近,崇华迅速地做出反应,她抬头,看到是她,笑了一下,对她的新造型大表赞叹:“郑姐,你今天真漂亮!”
郑嘉丽穿了一件浅色兰花图案的旗袍,将她的窈窕翩跹彰显无余。
“嘴真甜。”郑嘉丽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赞美,弯下身来,轻声问:“紧不紧张?”
再有半个小时就要出发了,这是崇华第一次出席电影节,更重要的是,是她的第一部电影第一次接受电影节的邀请,也是她第一次入围最佳新导演。
最佳新导演是导演界的最佳新人奖。若是能顺利得奖,对崇华之后的职业道路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崇华是很想得到这个奖的。
“不紧张。”崇华快速的回答,说完,她抬眼看向郑嘉丽,然后慢慢吐出口气来,无奈地说:“其实,还是有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