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魂同人)季家小四_作者:挖坑不填(17)

2016-07-26 挖坑不填


于是这种完全不符合报社规章制度的处理方案,就是这一份只有五百字不到的小短篇,直接让苏昕的知名度,再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当然这些事qíng季清远知qíng后,打发随便使用了自己书房查阅资料的季清源开门,皮笑ròu不笑的回答一脸哭丧的季清远的负责编辑,以及一脸严肃的某「死老太婆」(这种毫不尊敬长辈的称谓)。

闭门谢客。

季清远其实也就是个中间人,矛盾的中心点还是在《城市日报》和对于树敌已经从麻木到热衷的苏昕。
所以基本上无限被弱化的季清远,自然也不知道这篇只有五百字的短文,竟然让《城市日报》后来举办的《晚报杯》围棋赛--本市选拔赛的时候,「差点」无视了苏昕这个名声和棋力,外加爱钱全都居高不下的业余棋手。

说差点,那是因为季小四一句话最终道破天机(其实是知道的不敢说)——
“我还没看到过能让苏昕老师不痛快的人出现呢。”

【让我不痛快,我一定百倍报回来。】

真谛。



这次的升段赛宣告结束时,赵一允这才很没面子的承认,在「只许输两局,超过就直接踢出去,完全没商量」的规则中,自己的围棋学校——当然不是他开的——这一次只有季小四与何岚两个人再次杀到最后,这一次他带队的队伍里,竟然只有两个姑娘到手二段资格证书,实在是……

算了,比起别的省份城市无一斩获,自己这边称不上好,也坏不到那里去。
至于一直是围棋大市的武汉……
咋不和他们比。

不过最后走时,只有何岚拿着证书,跟自己一道回去。
其他的小棋手,不是由父母陪同,故而没能升段成功提早离开,就是自己在北京联系好了亲戚,只是一起顺道来,接下来就不用他赵一允负责了。

虽说孤男寡女两个人一起坐飞机奢侈了点、稍微有些让人想歪了点,但是让人放不下心的,还是被沈哲借着自己那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xing子凭借着这十几年在北京棋院里庞大人际关系,还是稳稳当当的把自己的关门弟子——季小四,塞到里面特训去了。

当初他当初在棋院做老师带国少队少年时候,如今可还有几个待在棋院里「百年树人」的学生,可是被自己那每日五十道死活题,五十道算子题,不服来挑战对局,杀的端茶递水每日负责早饭一直到他们从国少队离开都没断过的——狠狠cao练出来的。

这人缘和辈分,外加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可真是很好使用。
——某无良人士这般心里默念道。


作者有话要说:沈叔叔其实是奔五十的四十几岁年龄,却顶着三十几岁脸蛋的人。
开头为了效果(?),所以说老了……【掩面】

PS:1991年实际全国围棋定段赛和升段赛是在杭州举行的,剧qíng要求,改在北京。
升段赛在定段赛后举行,故本文内的定段赛是在七月举行,而十月才是升段赛开幕。
另,沈哲这两年也不是gān吃饭不gān事的,他的围棋九段来历,后文会说。


顺便这里附上几个文中人物对照表。


姓名:季小四
xing别:女
年龄:15(虚岁)
定段时间(周岁):1989年(13岁)
段位:二段


姓名:何岚
xing别:女
年龄:17(虚岁)
定段时间(周岁):1989年(15岁)
段位:二段


姓名:赵一允
xing别:男
年龄:26(虚岁)
定段时间(周岁):1983年(13岁)
段位:职业四段


姓名:何泽
xing别:男
年龄:35(虚岁)
定段时间(周岁):1973年(18岁)
段位:四段

看出来了吧?
何岚不是何泽他亲生的……(不剧透了,遁走)
其他几位,下次再放出。

【其实这章是过渡的……到这里前面几章都是过渡的……我终于解决一系列很麻烦的前期准备工作了~!】

关于现实的从1988年起开始的全国围棋定段赛,各届比赛城市此页面新闻最后附

 


  八.
两年前以九岁稚龄,直接刷平如今围棋界韩国第一人的李木秀九段的定段年龄的吕寒之,在国少队待了不到一年半,如今却在收拾东西后,毫不犹豫——甚至是迫不及待的走出国少队的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