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没底,杜松心里倒是有底,他再喜欢戚小沐,也知道想跟戚小沐在一起压根不可能。要是戚小沐喜欢别人他还有可能去争一争抢一抢,偏偏人家喜欢的是傅卉舒,傅卉舒是什么概念?那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谁愿跟个一块儿玩了二十年的发小闹翻脸?再说戚小沐从来都是在乎傅卉舒比在乎他多,傅卉舒也更不是省油的灯,明知抢不过来还去抢,这不是犯傻嘛。
每次看到一家三口有说有笑的在大街上溜达的镜头,杜松就十分想有个自己的家。以前是想跟戚小沐建立一个家,现在对戚小沐死心了,他只能把眼珠子往外转,转来转去就转到了曹沛如身上。虽然跟曹沛如在一起时没有跟戚小沐在一起时的那种心跳,但他也的确是喜欢上了曹沛如的善解人意,他在她面前很自然很放松,他喜欢这种自然和放松。他交个朋友不容易,能看对眼的女人更是不多,好不容易跟曹沛如相处融洽了,他也就无法对她置之不理。只是他想把感情的事都放到工作以后再说,一个还在上学的学生,有什么资格去跟人家一个金领搞对象?还是等到工作之后再谈感情比较妥当。
在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会议重点的十七大召开的那天,蔡玉泉跟他的两个同事——老吕和老牛——一起接了一个大型锻铜浮雕的活儿,浮雕是要往一个新建的大礼堂里安放的,长约24米,高约2米,主题是上古神话黄帝战蚩尤,包括炎黄汇合,逐鹿大战,冲出迷雾,活捉蚩尤等几个小故事。这种大型浮雕马虎不得,想做好必须得有多年的经验。浮雕太大,人手太少,蔡玉泉和老吕老牛原本想让他们现在教的几个学生来帮着做,但这些学生的手上功夫还欠火候,于是蔡玉泉就把戚小沐徐则林和常娥叫来了,让他们过来帮忙。
经过这几年的锻炼,戚小沐三人做的活儿越来越精到,店里接的订单越来越多,那三双爪子也就越来越值钱,蔡玉泉让他们帮忙他们还有点不爱去,自己的活儿还忙不过来呢,哪有闲心管别人的?再说蔡玉泉是他们的恩师,恩师意味着你不能跟他讨价还价,浮雕那么大,一时半会儿的根本做不完,要是费了这么多时间最后拿不了几个钱,那得多亏呀!
蔡玉泉看出了他们的那点小算盘,专门跑到店里来骂他们:“翅膀硬了就不把师傅放眼里了是不是?看看你们那浑身铜臭味的熊德行!俗!庸俗!稍微能挣点钱就不知道自个儿姓什么了?我告儿你们,这个浮雕是官爷委派的任务,当官的有多富你们不知道吗?我还能亏待你们吗?这种大型浮雕有的人一辈子也碰不上,有多少人想参与还参与不进来呢!有多少人想跟我共事我还看不上呢!你们以为能挣点小钱手艺就天下无敌了?笑话!跟我比你们那点火候差远啦!成天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往你们眼前送你们还不稀罕,生在福中不知福!兔崽子!”
戚金贵也说:“你们仨先帮玉泉去,店里有我守着,活儿我先干着,这么长时间不干活了,手痒痒,也该摸摸锤子了,你们别担心店里的买卖,先跟着玉泉学东西去。”
蔡玉泉都骂上了,戚金贵都发话了,戚小沐徐则林和常娥只好老老实实的去做浮雕了。浮雕太大,不可能在他们店里干,只能去蔡玉泉的工作室忙。戚金贵只会做铁画,戚小沐几人除了铁画还接了不少首饰和小品型锻铜装饰画的活儿,这些东西戚金贵是不会做的,他们三个放心不下自己的买卖,就在每天早上七八点到下午三四点从蔡玉泉那里干上六七个小时后再回到店里做自己的事,来回折腾着跑,不停的干活,三个人眨眼就瘦了一圈。
戚小沐和常娥瘦了,傅卉舒和史诗心疼了,史诗见天给她们做好吃的,傅卉舒也一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作风,跟史诗一起下厨学着做饭。她不是做饭的料,炒嘛嘛糊锅,史诗为了鼓励她就让她熬了一锅白粥,史诗寻思着熬个白粥要是还糊锅那傅卉舒就该下地狱了,事实证明傅卉舒真该下地狱,她加水加少了,熬的白粥跟蒸的大米饭似的,稠呼呼的不说,还一如既往的在锅底上粘了一层,好歹的只是一小层,大米饭还能吃,也算进步。
傅卉舒学做饭了,虽然熬的粥不堪入目但是也足以让戚小沐激动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她朝着傅卉舒的肚子使劲摸索,一个劲儿的问:“你哪根筋不对了?还是哪根肠子少了?你怎么突然有人性了?呀呀呀!你竟然为我学做饭,我不是在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