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34)

2019-03-02 兔子窝

  明台踮起脚对她做鬼脸,小孩子呀呀地喊,手舞足蹈,他忽然凑近闻了一闻:“小妹妹是香的。”
  明镜噗嗤笑,对他说:“快把嘴上的油擦一擦,别弄脏衣服。”
  阿诚在衣襟上蹭了蹭手,伸出一根指头,摸了摸小孩的手,手背肉鼓鼓的,指节像细嫩的藕带。他觉得有趣极了,抿起嘴笑,轻轻骚了骚她的手心。小孩子蜷起手指,攥牢了阿诚的食指不放,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怕是有缘的。”边上有人笑说。
  阿诚有些不好意思。
  “小叔叔好看呀。”明镜低头哄怀里的孩子,“是不是呀。”
  小孩子仰起脸冲明镜咯咯地笑,明镜笑吟吟地逗她,眼神如水般温柔。明堂嫂过来抱女儿,她们说笑着,一道走去另一桌。
  大姐和嫂子是一样的年纪,嫂子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明楼看着姐姐的背影,心里忽然有点酸。
  他多喝了几杯,退席的时候人已微醺。明镜抱着明台,在门口对明堂道别。
  明楼笑着对阿诚伸手:“来,大哥抱你。”
  门口聚了不少宾客,阿诚脸红红地,躲到明镜身边:“我自己走。”
  他自觉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好意思让大哥抱,更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把抱起。
  “不要大哥啦?”明楼哈哈笑。
  明镜看一眼他酡红的脸颊,轻声道:“你喝多了啊。”
  “哪有。”明楼打了一个酒嗝儿,眼睛还是晶亮。
  “我搀着大哥。”阿诚跨步过去,牵起明楼的手。
  “这孩子会哄人又贴心。”不知哪家的亲戚夸赞道。
  酒席上总有人拿他打趣,阿诚尴尬极了,怕这会儿又提起这个话题,拉着明楼低头往外冲,出了门,回头对明堂哥他们挥手道别。
  明堂家的宅子和他们家紧挨着,中间隔了一条狭长夹道,有侧门互通。若是从前门进出,则要走上挺长一段路。明台看到阿诚哥不让大哥抱,也从姐姐身上下来了。
  他现在坐立行事样样都学阿诚。
  路灯灯光黯淡,明镜嘱咐他们留神脚下,他走着走着,忽然问:“大哥,你也抓过周吗?”
  今晚的宴席上,小孩子在一堆书册针线钱币里抓了一把金算盘,大家都说这孩子会精打细算,将来是大富大贵的命,乐得明堂哥合不拢嘴。
  “不记得了。”明楼随口道。
  “你大哥抓的是书和砚台。”明镜笑眯眯地,她记得一清二楚,“所以读书好呢。”
  “我好像没有抓过。”明台闷闷道。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讲过抓周的事,自己也记不清了。
  “抓周准吗?”阿诚问。
  “讨个彩头罢了。”明楼牵着他的手晃一晃,“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
  大哥的话总是很有道理。
  明台仍旧好奇,大姐的话让他疑心自己读书不好是因为小时候没抓到笔墨。他拉一拉她的袖子,问:“大姐也抓过吗?抓了什么?”
  “我呀,”明镜笑了笑,“抓的是花。”
  “花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明镜顿了一顿,问他,“你觉得姐姐现在好不好?”
  “好的呀。”明台不是很明白,懵然点了点头。
  “很好的。”阿诚忽然说。他声音不响,但是很坚定。
  明镜笑起来,摸了摸他的头:“明楼说得对。抓什么不可信,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你和明台的路也在自己脚下。”
  明台突然肃起神色,迈开步子,鞋底踏在石板路上啪嗒啪嗒地响。
  阿诚把金算盘银算盘统统抛到脑后,抓紧了大哥的手。他觉得自己有些幼稚,却又忍不住拥抱这个幼稚的念头。
  他没有抓过周,但是抓住了大哥,大哥牵着他走过一路,直到某一天松开手,那个时候,他就要走出自己的路来了。
  他有些憧憬,又恋恋不舍,仰起头去看大哥。
  春风拂过鼻尖,他们在漫天繁星下相望一笑。
  END

第16章 苏州冬日(一)
  1926旧历年,明镜29,明楼22,明诚13,明台8。
  
  (一)
  老宅的灶间建在客堂一侧的小院子里,挨着临街的院墙,墙根边蹲着三口水缸。临近年节,天井里支起了竹架子,鸡鸭鱼开膛破肚洗刷干净,提着脖子吊在横杆上,杆子另一头还挂了几串腊肠。
  鸡鸭的眼皮半开半阖,微微露出毫无生气的眼有些可怖,阿诚匆匆从边上走过,明台已经先他一步进了厨房。
  屋子里光线昏暗,灶边的墙上像是泼了墨,一大片烟熏火燎的浓黑从底下腾起,直到最顶上才隐约现出墙壁原本的灰白颜色,黑乎乎的砖石地上积了陈年的油垢,脚底有点黏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