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90)

2019-03-02 兔子窝

  年轻的女大学生抬起头,鼻尖上有细密的汗粒:“请打开课本,翻到一十五页……朗读课文。”
  她握书的手在颤抖,声音也是细弱的,而后这微弱的声音就融入到宏大的读书声中去了。少年人的嗓音有着奇特的嘶哑,汇聚在一起,如撞洪钟,骤然彻响。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满室的读书声,声声有力,是少年人的质问和控诉,在租界,在华界,在广州,在北平,在东西南北,在阳光蓝天下,在枪林弹雨中,朗朗书声敲打灰墙,誓要斩断了铁链枷锁,拆毁了铁屋门窗。
  旧日世界的围墙颤栗着扑簌崩塌,明诚蓦然发现自己置身在一片荒芜之中,遍地泥泞沼泽,寒风在原野上空呼啸激荡。
  那场风暴一直刮到巴黎。贵婉推开窗,冷风携着喧嚣咆哮涌入,抗议的人群如潮水般包围了波旁宫。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她低声说了一句像是在吟唱,明诚默然注视着人群。
  “你在上海应该见过不少这样的景象罢。”
  “二七年以前见过不少。”
  贵婉看他一眼,端起茶壶给他添茶:“平时都是你问我问题,今天换我来问你。”
  明诚下意识地站得更直了一些,贵婉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不用紧张,问题很简单。”
  明诚正襟危坐。
  “你为什么来法国?”
  这个问题未免也太简单了,明诚疑惑地看她。贵婉神色如常,静静地等待回答,他只好暂时按下心头疑问:“我来法国自然是来读书。”
  “你的英语和法语都很好,如果只是读书,你可以去美国或是英国。为什么来法国?”
  明诚微微睁大了眼睛。贵婉的问题击打在他心上,如金石相叩,响声清亮,高昂悠长。是啊,留洋的选择很多,大哥也对他提过英国和美国,可是为什么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法国?
  “明诚,你是知道答案的。你要做的就是坚定地去叩响你心里的门。你迷茫、犹豫,是因为你一直徘徊在门口,踟蹰不决。试着去推开那扇门吧,勇敢地直面那背后的惨淡和希望。“
  “你问我应该选择哪条路,其实答案早就在你的心里了。”
  明诚伸手按在胸前,沉稳有力的心跳比平时略微快了一点。他放下手,缓缓吐气。
  天已经全黑了。他看了一眼壁钟,已经过了五点。贵婉给他的指示是夜里十一点到花店,晚上的课照常去上,饭照常和同学一起吃,保持常态,决不能露出一丝异常。哈尔滨警察局的人很可能已经到了巴黎张开罗网,他此行东去,比之前几次护送要凶险得多。
  他深深地呼吸,心跳渐渐平缓。花店到车站的路他走过无数遍,每一条街道,每一条暗巷,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还知道一条街上推开哪一扇门,绕过四方天井就可以到另外一条街上。哈尔滨警察局的人不会对巴黎的大街小巷这么熟悉,他有把握甩掉可能的尾巴,顺利到达车站。
  护照在内袋,皮夹里有法郎和马克,他朝窗外看了看,路灯昏黄的光线下,淅淅沥沥飘着雪粒,夜里可能还要下雪。他取了伞,攥在手里,隔壁房间明楼的声音依稀传来,他们说话的声音压得极低。
  明楼夏季去哈尔滨讲学,原说要大半年时间才回,没想到这么早就回来了。和明楼一起来的那位王先生说是老师,但是那人一进屋就四处乱瞄,见了他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拿了香水就往兜里揣,怎么看都不像是为人师表的。
  明诚按在门把上,仔细听隔壁的动静。大哥不知说了什么,王先生有些激动,拿了东西往桌上狠狠一掼。这一声动静极大,他突然打开门走了出去。
  “大哥,王先生,我出门了,晚上还有课。”
  “这会儿就要走了?”明楼有些意外,看一眼手表。
  “我约了同学一道吃晚饭。”明诚随口说道,又向王先生略微一点头。
  “大晚上的也有课哪,你们学校的课业真够重的。”王先生翘着腿大咧咧地靠在沙发上,不像是和大哥起了争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