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_作者:洛娜215(155)

2019-03-01 洛娜215 无限流

  作为全中国华侨祖籍最为集中的地区,福建受制于地理条件的不利,每个成功的商人都会有着一种要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富起来的责任感。
  这是薛蟠隐约感觉到他们和别地商人不同的地方。
  他们更在乎的不是单纯的利益,而是一种可持续性。
  大概就是类似于,哪怕我没了,这条线也要留着——这样一种思想。
  薛蟠是个讲义气的人,他也喜欢讲义气的人。
  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以前薛蟠就是一个讲究义气的人,现在他做了商人,经历了磨练,反而更加觉得义气的珍贵。
  见到福建的商人如此和他的脾气,他竟然一改最初的模样,放开了同人对杯换盏起来,喝的正是各位大商户带来试吃的茶叶。
  气氛逐渐火热,等这群大佬们意识到薛蟠的真实性格后,他们也很快产生了默契,转变了风格。
  夏安然在边上看着只觉得好笑。
  笑这群大佬们不知道,薛蟠虽容易鸡血上头,但是他的脖子上套着一根项圈,这根项圈正是名为“地主家没有粮”的圈子,他和别的富户二少爷不同,他其实就是
  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少爷,再热血,再被洗脑,等到谈到了钱上头,他就很快会冷静下来。
  最后几个大佬也只能感叹,怪说英雄出少年呢。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
  看着好忽悠,实则寸步不让。
  讨论了三日,又花了两日细细定下了契书,互相签字留印交官府备案后,这次的会议才算是圆满落幕。
  事实上,第一批货物已经在这几日中陆陆续续到达了永春。
  接下来,他们将要结清尾款,薛蟠将以薛家的名义收购其中第一部 分货物,在和另一部分他吃不下的货物一同北上。
  将货卖给薛蟠是风险最小的,也是利润最薄的,跟着薛家商队北上去勘探新市场的,无疑是利润最大风险也最大的。
  只是行商就是如此,胆子小的人是永远赚不到钱的。
  这样一番磨蹭,等薛蟠跟着挂有薛字商旗的队伍出发时候,已经是四月初的事了。
  商旗是在扯皮时候,薛蟠让薛家人给他送来的。
  他过来时候轻车简从,虽带了些准备采购的骡子和板车,但是实在没想到现在情况变成了这样。
  若组了商队,自然要挂商旗,一来表明身份,二来也是广而告之,宣扬自家商队的软实力。
  这次的联合商队将要全部悬挂薛字旗,作为借用薛家商道的代价。
  在薛家坐镇的薛夫人得知儿子需要商旗,二话不说就给人送去了。
  用的全是最新最大的。
  她现在正是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说的话自然没人会轻忽,一并被带到的是贾宝玉给夏安然的信。
  他写了整整一匣子,夏安然接到时候都窘了下,只是当时实在繁忙,他只得等送走了薛家商队之后再能打开。
  农历四月十七,宜出行。
  就在这日,薛蟠骑马立在夏安然面前,他背后是迎风烈烈作响的薛字商旗,和一眼都看不到底的骡马商队。
  夏安然背后是知州大人,这次活动虽说是夏安然牵头,但是严格来说是永春州牵头,利用其处在福建中原腹地的地理位置,在海运出现风险的时候,带头开出一条陆运商路。
  作为知州大人苏启明为这条商队亲自写了过关文书,交到了薛蟠手中,然后他就将时间留给了夏安然。
  夏安然看着这堪称壮观的场景,喟叹般得说道“薛兄,且一路保重。”
  薛蟠对他抱拳,黑眸精亮。
  然后他扬鞭,带头走出,沿着永春县以三合土铺筑的道路,开启了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夏安然等人站在原地直到看到商队的垫后驴车也启行,方才回了县衙,他洗了个手就打开了贾宝玉的信匣,他是真的很好奇宝玉遇到了什么才写了这般多的书信过来?这是积了多久呀?
  夏安然同贾宝玉一直有书信往来,毕竟宝玉在京城,而他几乎到了本朝最南端,刚到这儿时,他就将闽地的风土人情写在信里寄给了小伙伴们,贾宝玉那时候就表现出了十分的羡慕之情,后来直到冰雪封路前,二人的书信也不曾断过。
  夏安然之前就直到宝玉打算下场了,但是他没想到他竟然参加了今年农历二月时候的童生试。
  而且差点出事。
  还是多亏了黛玉,救了他一命。
  贾宝玉原本不需考童生试,他家里头富贵,可以为他捐一个出生,但是这人执拗劲上头,也可能是被人激了一下,硬是要回祖籍一层层得考上来,贾政外放了,贾府自然没有能阻止他的人,贾母无奈之下只能让人陪了他回金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