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_作者:洛娜215(378)

2019-03-01 洛娜215 无限流

  牙刷空空荡荡,里面曹爱卿的传信已经被他吃了,但是曹爱卿当时传来的话,一直被刻在了他心里,在他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就是曹爱卿的话给了他鼓励,而他也确实得到了一个美好的结果,只不过谁能想到死了董卓,又来了这二贼。
  他必须创造机会,他若是落在李榷郭汜手里,他们就是良臣、忠臣,只有离开,也必须离开,只要他安全逃出,忠于汉室之臣就不必投鼠忌器,可以攻打这二贼,如果,如果自己失败了……也无非被看得更严了些,同现在也无甚大区别!
  有如天助一般,就在文武百官忍饥挨饿走到半路之时,发生了一个众人所料未及的意外。李榷、郭汜二人忽然因为一件小矛盾有了争执,并且忽而产生了间隙将部队一分为二互相僵持。
  简直是天赐良机!趁乱之中,几个忠心的仆役护着小皇帝就往洛阳逃去,李榷、郭汜二人虽已发现皇帝的东走,但是他们心中却是不慌的,盖因小皇帝不过带了十来个仆佣,没有钱粮,武器还是帝王出行的礼器,并无杀伤力,先不说他们能不能跑得快,单单就说安全性……呵呵。
  他们自是不知,就在东逃之前,小皇帝写了一封书信,派了最信任的小黄门将其送给了曹操。
  他现在还记得曹操当年在长安曾经对他说过,只要他有诏,哪怕是爬,他也会爬到自己的身边,曹操现在是他最后也是唯一可以相信的人。
  被最后几个忠心于他的内侍护着逃跑的刘协捏紧了拳头,他得撑下去,一定要撑下去。
  只有撑下去,才能看到这些乱臣贼子的结局!
  那曹操这边的情况又如何呢。
  这一场大旱,虽然兖州和豫州在更东边一些,受到的影响没有长安那么深,但是二州没有受大灾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有防范意识。
  从城中地势较高处的一口浅水井打不出水开始,夏安然便开始准备抵抗旱灾的事情。
  在他们第一季冬麦完成收割之后,夏安然便让他们种植一些耐旱的作物,即便第二季谷物颗粒无收,他们也有了第一季的粮食打底,如此,此次大旱对他们影响当不会太大。
  大部分的农户都种植了粟米,虽然当时已经过了粟米的最佳种植时期,但是粟米这东西本来就好养活。农人们也顾不得连种两轮农作物对于田地的伤害了,如果官府所说的是真的,这场旱灾可能要影响到明年的话,那么每一口口粮都是极为珍贵的,能抢一口就要抢。
  有经验的农人还开创了一个新的种植模式,一行粟、一行豆。
  当地县令没有阻止,因为老人告诉他如果有了大旱,蝗虫在有食物选择的情况下不会去食用大豆,所以这样种,就等于弃粟保豆了。
  是的,蝗虫。
  所谓久旱之后必有蝗灾,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如今百姓们已经有了如此意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何如此,只能想出些法子尽量避免受灾。
  而且如此,浇水时候只需要重点浇灌大豆,大豆吸收之后的那些水量就足够粟米生长,比单纯全部种植大豆更加省水。
  得知这一讯息的夏安然默默得将这个经验记下,提醒自己届时要关注一下这一块土地,看看这样是否可行,如果可以他以后再做推广。
  东汉末年是小冰河时期,灾难频发,这一类的经验非常的宝贵。
  这一年夏天,日当空,比往年都要热,整整有两周,不曾有一滴降雨。
  村民们自己的井中水位也在一路下降,多亏这次种植的是粟米,而且因为他们种得晚,所以粟米现在还在生长季节,没有进入最重要也离不开水的灌浆期。
  深水井的水还比较充裕,夏安然之前基本保证了不靠河的村子基本两个村子能有一口深水井,有些村子所在的位置实在不好,只能让他们去旁的村舀水了。
  每一个县令亭长此时都发动了起来,命令下去,深水井中的水,首要保障是村人饮用水。
  因为他们很快发现有农人拿着井水进行浇灌。
  农人们却纷纷表示,他们可以不喝水,可以不洗澡,但是这一口水一定要给庄家喝。
  最后这一种行为在官府的横加干涉后,才渐渐消除。
  这是被逼无奈之下,有一个亭长想出来的办法,他守在深水井边上,想要来打水的村民必须带着一家老小一起来,要打水可以,先一人灌下去两杯温水先。
  如此手段既让人哭笑不得,觉得白费功夫,却也造就了旱灾期间,兖州、豫州无一人渴死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