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_作者:洛娜215(809)

2019-03-01 洛娜215 无限流

  5L:楼上的思维也好奇怪,凿井技术怎么就是物质性的了?
  这个和造纸折伞等等的有什么区别?
  你总不能因为人家体量大了些就判断它不是物质性的了吧
  6L:傻孩子, 你们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吗?
  关键其实还在这个文化二字要怎么定义啊。
  造纸、折伞都能说是文化, 但是怎么说凿井技术算是文化呢?
  7L:其实也算是文化吧,因为这个技术咱们都用了好几千年了,凿井文化就不是文化了?凿井艺术就不是艺术啦?我大华夏凿井既是文化也是艺术还领先两千年
  8L:楼上你是穿越了吗,木有两千年那么长的!目前被发现的造地发顿钻凿井法的井也就是四川自贡的还有清光绪的, 也就六七百年吧。
  9L:估计7哥是把东汉的景熙井也算进去了。
  10L:啊啊啊医科生别让我看见这两个字!!!
  11L:建筑系表示也别让我看见这两个字!
  12L:农学也……
  13L:毕业多年的历史狗看到这两个字依然会条件性胃痉挛。
  14L:颜狗无所畏惧,就喜欢这两个字!
  15L:14L你读什么的?
  ……
  21L:我是14L, 我读现代经济哒!无所畏惧!!
  25L:呵呵, 天真,《浅析城市化高速发展下带来的问题》教科书翻到第一百五十四页,好好看看上头写了什么!
  26L:哈哈哈哈哈预感14L即将翻车。
  27L:排。
  35L:我是14L, 我的心情就和楼层一样,充满了悲怆。
  36L:十四哥且来分享一番?
  38L:我来替你们读吧,十四哥恐怕什么都不想说了。城市化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资源和人文进步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国家社会进步的发展,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低发达地区涌向高发达地区为社会必然,这一点,在我国两千年前东汉的着名经济学家夏安然在担任兖州主簿时期所着写的《城论》中既有记载,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谈论到城市问题的着作,我们可以在这本着作中一窥当时曾一度作为东汉首都的昌邑城的人文、建筑、社会环境。
  42L:哭成一个宝宝
  46L:各行各业都逃不开夏安然这三个字啊,就算逃开了也逃不开景熙二字,顺带一提我是料理学院的。
  47L:啊哈,我知道,景熙酱!
  48L:就冲着夏安然发明了酱油我就是他一辈子的粉丝。
  50L:愚蠢,那要是你得知初中物理课本上的动定滑轮组就是他捣鼓出来的呢!
  55L:那我大概脱粉五分钟吧。
  56L:加上科举也是他推动的呢?
  57L:呃……没有他也有别人啊
  58L:论文也是他搞出来的呢?
  59L:你赢了,脱!粉!
  68L:哇,我说怎么一进坛子就看到了HOT帖,还在想你们怎么对凿井都感兴趣了,果然又是夏景熙这个充满罪孽的名字。
  70L:拜大神!
  一连串的拜大神之后,
  论坛等级已经有十三级的大佬再次开口:不至于就大神了,但是在井这方面我还真有些研究,所以我就搬个凳子过来讲讲为什么就连凿井法都能申遗的问题。
  75L:诸位都知道,我国的井的数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在地下资源的勘探和利用更是有上千年的历史,一般井分成三类,潜水、自流、承压。
  潜水井大家都知道,就是挖呀挖,挖到地下水了,周围撑住就可以把这些水给捞上来,而事实上这些水是浅层地下水,在出现化工产品之后这部分水都已经不再推荐作为饮用水食用。
  当然,不仅仅是化工的因素,如果出现了地震、瘟疫等情况,这些水也会受到污染,夸张的说,几千米以外死了一头有瘟疫的猪,这头猪躺着的地方又恰巧有河流,而你又极其不幸运的情况下,你捞起来的水就有可能有瘟疫。
  这也是瘟疫在古代为什么那么容易传播的原因,和水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古代人自己喝都是生水,更不用说给牲畜喝了。
  自流井不提,承压井指的就是一竿子打到潜水层和隔水层以下的井。这部分井深度要在五百米以上,一般都是突破了极其坚硬的岩石层或者是绵密分布的黏土,使用的是承压水。
  承压水和潜水的区别就是,有了“隔水层”的保护,土壤表面可能有问题的水很难影响到地下,所以这些水相对稳定。
  当然现在这些水也不能喝,因为已经有人非法污水排放往地下两三千米的地方排了。
  这些先不提,我们来说说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究竟牛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