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_作者:洛娜215(964)

2019-03-01 洛娜215 无限流

  如果按照常理,他就只能等到党项做好准备要造反的一刻,被动还手。
  然常言道,有心算无心,百试百灵。
  党项准备充分,对他们亦是足够了解,即便宋国家大业大,想要拿下这场战役也绝非易事。
  更何况宋、党项的边境线对于党项而言,离他们的中心地区更为接近,出兵救援,物资供应都更加方便。
  而对于宋国来说,他们能调动的只有西北边军。
  一个以举国之力和另一个国家的西北军区进行决斗,无论是胜是负队,于宋国而言都不好看。
  赵祯非常清楚朝内臣子们的性格,他也知道如果到时候宋国首战即输会带来什么后果,毫无疑问,被十数年和平生活养习惯了的宋臣定然会选择避战。
  ——一个无论是赵祯还是武将,亦或者是想要建功立业者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赵祯的打算是,趁其不备,挑动其心绪。
  想办法让没有做好准备的党项卷入战圈,即便不能一举歼灭,也能掌握其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摸清其底细,如果能够一举逼反便最好。
  如果要说的话,有一个专有名词——钓鱼执法。
  只是这种手段就未免有些不符合儒家的教育方针,对于这个想法,赵祯本身也有负罪感,所以这一次的小会议中,赵祯只召集了他最为心腹的臣子们,并没有把它拿到大朝堂上来讨论。
  因为他要做的是掀起一场战役。
  而在此之前,他必须要确保宋国有能力赢得这一场战争。
  农历五月是帝王的诞生月。
  按照常理,各国均相送派遣出了使者,恭祝帝王的生辰。今年比之去年,汴京城的变化大了许多。
  先一步抵达个汴京的各国使节们在大街小巷上晃个不停,随使者团而来的各国商队,更是借着使节的东风,极其迅速得同商铺们签订买卖协议。
  其中宋都今年于玻璃的大需求量以及其要求简直闪瞎了各国商队的眼睛。宋朝人真的太会玩儿了。
  原先汴京城大街上只有“三家”一家有橱窗是以玻璃做展示时还不够醒目,但是如今到了夜里,基本上汴京城中有将近七成的售卖货物的商铺都开了橱窗,打了灯光。即便是少数售卖食品的也搞了个橱窗,尤其是售卖高档食盒的店铺,放在里头的果子点心总让小孩儿走不动路。
  到了夜里,橱窗照亮了店面的同时,也更能够吸引客户的进店相看的欲望,比起在门口招呼成效要更为直观。而在橱窗的设定普及之后,汴京城的众多商铺就开始攀比谁的橱窗布置得更加精美,谁的玻璃窗更大更透。
  辽国的玻璃受到了一致的追捧其主要原因就是辽国所产的玻璃透明度要更高一些,而且是色泽更白,对于一些较为专业的货物不容易有色差。
  而同时各大戏院也向辽国定制了一批玻璃器皿用来做转场灯。
  相对于橱窗的要求透明和白,他们的要求则是颜色越深越好。
  但虽然接到了大宗订单,有一个问题使得买卖双方都有些苦恼,那就是运输成本问题。
  玻璃是一种易碎器皿,而宋国和辽国之间通道弯弯绕绕各种曲折,尤其还有部分区域地段双方都有意的设置了路卡,使得走动起来极为麻烦。
  而玻璃偏偏是一种经不起抖动的东西。
  马车的货物之间互相的轻微碰撞、上下震动之时的轻微撞击都有可能使得玻璃器皿破碎。一般来说,从辽国运送玻璃器皿过来,折算率甚至高达将近四成,这般程损失自然要算到了消费者上面。
  成本一高,辽国的货物优势便低了,尤其是在深色玻璃器皿的价格优势就不如宋国本地的玻璃工房了。但若要放弃这一块市场,又叫他们实在割舍不下。
  而关于这一点,贴心的大宋商人们表示:亲你不用担心这个哟,你要来看一下我们的瓦楞纸包装吗?
  只要将玻璃器皿包裹上瓦楞纸放在纸盒子里面,然后在将若干纸盒子放在木架里面打上托盘,再以我们这儿新出的特别牢固的绳子作为捆扎,其碰撞的几率会降低许多哟,我们大宋都是这样子运送货品的~
  还有这种好东西?
  经过数次试验之后过,辽国的商队毫不犹豫得向着大宋的瓦楞纸纸厂下了一笔大大的订单,并且要求最好能够提供立等可取服务。
  早就准备好迎接这一商机的大宋瓦楞纸厂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们都是商人,嗅觉和感觉都比旁人更加灵敏,早在听闻朝廷放松对玻璃进口的窗子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啦,但即便如此,市场对于瓦楞纸的需求也远远高于厂商的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