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那么软_作者:花落时听风雨(187)


  “你不去,那就在家歇着,我要去的。”君琂淡笑,捏捏她小巧的耳垂,寻回几分威严。
  卫长宁依旧不想起,外面婢女敲了敲门,她不乐意了,对外道:“敲什么敲,不许再敲了。”
  她这是殃及无辜。君琂始终带笑,这样真实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是上天的恩赐。
  “你以前可是很勤快的,从不懒惰,我未起你就已经起了,殿下总是等我一起用早膳的。”
  提及往事,卫长宁怔了怔,自己爬起来坐在床沿上,道:“那是我若晚起些,你就用过早膳的,我想多见见你,肯定要早起的,现在同睡一张榻,自然要懈怠些。”
  “嗯。”君琂摸摸她的脑袋,算作安慰,往事不可究,哀叹也无用。眼见她就要不高兴了,她过去逗她:“那你的意思是分榻才会勤快些?”
  这次换作卫长宁一惊,忙道:“不是的,我起就是了。”
  君琂抿唇止住笑意,衣裳皱了,御前失仪,她还需换一件才好。卫长宁倒是乖顺些许,自己换好衣裳,婢女进来捧着洗漱物什,她偏头偷看君琂,隔着屏风,隐隐约约,都不清楚。
  罢了罢了,晚间早些回来就是。
  一般都是她先出门,晴日便打马,若是天气不好就会坐车。今日天气阴沉,方氏令元安套了马车,不好骑马去宫里。
  君琂在府里坐了会,将银锁用精致的红匣子装好,上车的时候放在暗格中,早朝后就可去长秋宫。
  早朝惯例大事先禀,琐碎小事交由六部自行处理,几位皇子都已成亲,唯独李瑾没有驸马。王贵妃起初将眼光放在卫长庚身上,谁知太傅竟捷足先登,她不好与太傅撕破脸,唯有安抚好李瑾,在世家子弟里再选。
  公主下降虽非国事,李瑾是皇嗣,尤为特殊,王贵妃眼光极高,相看数人后,仍觉得卫长庚的条件最好,她举棋不定,世家大族里的夫人郎君都跟着心不定。
  沐家没有合适的,魏煊次子与李瑾年纪相仿,动了心思,托蔺相从中周旋。蔺府没有合适的郎君,也答应下来。
  其间也有人托太傅从中帮助,君琂心知李瑾对她厌恶,也不好去插手,一一回绝。王贵妃野心很大,寻常人家没有助力是不会考虑的。
  当初她看中卫长宁,就是在观望沐家是否修好关系,不能修好,卫长宁也不会成为她的女婿,李瑾年龄小,虽说对卫长宁动心,却也比不过自己的野心。
  早朝后,众人交头接耳,君琂趁无人在意,转道去长秋宫见皇后。
  卫长宁去户部,春耕的事一直是张尚书的头痛病,他今年交给她,拍拍她的肩膀,鼓励她:“好好干,记得去实地看看。”
  出城巡访的事都不太好,六部之间各司其职,也都相互关联着。卫长宁接手这个事也不觉得委屈,交给手底下人去核查,银子问题需要严格把关,不能让其他人给蒙骗了去,假帐空帐都不能放过。
  今日卫怀慎离开长安,魏珺犹在大理寺,多半脱不了罪。魏煊游走过几处,碰了不少壁,眼下卫怀慎要外放,离开时间都是朝廷定的,就算魏珺的案子没有结束,他也需离开。
  卫长宁翻了几本文书,提笔书写。户部尚书张敏之又绕回来,在她案前走了两步,劝道:“你不去送送?”
  笔尖蓦地停顿,卫长宁蹙眉,明白张大人的话意,送与不送,也无甚意思。她垂眸拒绝:“不去了,他今生最讨厌的人莫不于我,外放本就是不开心的事,我再去更会徒惹他不开心。”
  张敏之叹息,父子二人僵持到这般地步,长安城内只怕是头一家,他见劝不动就不再劝。
  他走后,卫长宁停下笔,抬首看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先生在宫里还没回来,不知可曾带伞。她是外臣,进不得后宫,不如去长乐宫门口等着。
  心中不定,她将案上收拾了下,带着伞就出户部衙门。张敏之见她急匆匆的离开,以为她去城外送人,捋捋自己的胡须,卫怀慎当真是瞎眼才会不喜这样的儿子,活该被削爵外放。
  卫长宁方出门,天上乌云堆积在一起,更加阴沉,她向城门那里看了一眼,敛下眼睫,匆匆上马车,吩咐元安去宫门口。
  元安只当她出衙门是去城外送人,谁知倔强得不去,他憨厚地掀开车帘,问道:“公子,当真不去城门口?或许他们等着您呢?太傅又没不让您去,就见一面而已。”
  “不去,赶紧去宫门口。”卫长宁阖眸靠在车壁上,眉眼舒展,神色极为平静。元安哀哀叹了两声,放下车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