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那么软_作者:花落时听风雨(524)


  这次,约莫很有骨气。
  君琂失笑,躺在榻上,侧身看着卫长宁,不自觉摸上她的肩膀。肩膀消瘦,掌心摸到的都是骨头,她道:“你瘦了。”
  开朝数日,发生这么多事,人如陀螺般旋转,白日里脱不得空,太后身子也不见好,卫长宁两边忙碌,都不知休息的滋味了。
  也只有回长秋的宫的时候,才会觉得舒服些,只是先生为她营造的安馨氛围,被个奶娃娃抢去了,她生气,不去理睬君琂的话。
  君琂听着里侧的动静,久久不回,就知晓她的倔脾气又犯了,不好将人晾着,做了皇帝,性子也不好了。君琂有些怀念君府内软糯听话的小侯爷。
  她伸手去摸时,不料卫长宁自己转过身子,覆于她的身上,‘恶狠狠’道:“先生欺负我,我总得在旁处寻回来。”
  说罢,手伸进君琂衣衫下,眸色闪着坏笑。君琂明白她的意思,没有说话,卫长宁知晓她不会拒绝,放心大胆地褪下衣衫。
  她今夜有些急躁,带着气性,没有往日的温柔,叫君琂有些受不住。
  一夜纵情,皇帝早起去上朝,君琂起得比往日略有些晚,她懊恼地扶额,醋坛子翻了,约莫一发不可收拾。
  起榻后,她坐于铜镜前,一抬眼就看到颈间红色的印记,拿木梳的手顿住,幸好宫人未曾入内,她今日哪里都去不得了。
  她随意梳妆后,就在殿内翻着永安宫送来的宫内账目,太后病了,一切事宜都交给她。
  ****
  太极殿内的皇帝,让人去请沈从安,带着他一道去永安宫。
  她随意找了由头打发碧澜去办事,殿内近身侍候太后也被遣走,此时太后正在午睡。膳后的汤药里加了些安神的药物,沈从安的安神药最灵了。
  宫人屏退后,卫长宁与沈从安入内,隔着纱幔,她将太后手腕置于帘外。
  沈长安一脸不屑,做了皇帝竟还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他一面暗骂,一面伸手去探脉。
  卫长宁等着,见沈从安的神色从不屑转为凝重时,她心中颤了颤,碍于太后沉睡,不能说话,只能等沈从安切脉后,再说。
  片刻后,沈从安收手,朝着皇帝颔首,再与她一道退出去。
  沈从安从未有过的沉重,让皇帝有话也不敢问,出了永安宫,他才道:“太后病情与脉案不符,脉案写的是风寒,而太后却是沉疴难治。”
  “与脉案不符?”卫长宁震惊,对于医术,她并不懂,胡乱猜测道:“是不是太医写法与你不同,造成误差?”
  沈从安难得的没有怼回去,道:“风寒与顽疾,太医从医多年,断无将两者弄混的道理,除非他是故意而为之。”
  卫长宁皱了下眉,没有去深究,只问道可有救治之法。
  沈从安摇头:“我是大夫,不是神仙,陈年旧疾本就难以治愈,加之这些时日的拖延,我没有办法,且不会去治,老夫不救将死之人,怎么医治都会砸了我的金字招牌。”
  当年卫长庚之事,沐云怨恨他,这些年来,他就立下规矩,不救将死之人,皇帝拿刀架他脖子上,也不救治。
  他慌忙跑了,留下皇帝在深深宫道里,望着今日的晴空,脑海里乱成一团,太后身子每况日下,谁会去改脉案?
  亦或是太医故意错写脉案?
  她迷惑不解,意拿太医过来问罪,又觉得这个办法不妥,不如让人去盯着太医,再作打算,不好惊动他们。
  至于太后的身体……
  皇帝召来蒋怀,蒋家兄妹情深,胜过她这个半路回来的女儿,眼下挫够蒋家锐气,适可而止。
  蒋怀被召,心生忐忑,猜测皇帝为的还是相位一事,他沉默不言,皇帝先开口道:“舅父可知太后身体不大好了。”
  皇帝心忧母亲身体。蒋怀知晓自己想多了,就道:“太后身体是旧疾,多年来忧思过重,时好时坏,陛下多费心思就好。”
  他这是不知?
  卫长宁心中疑惑更甚,微不可查地皱了下眉头,目光移到阳光下的阴影处,道:“舅父,且回去吧,朕知如何行事。”
  蒋怀不明所以,见皇帝脸色沉下来,俯身退出去。
  无人后,皇帝情绪不佳,心中总觉空了一块,她对太后无怨恨,就算她算计君琂,时过境迁,先生不气、不在意,她也释然了,对太后却无法放下提防的心。
  她警惕,是因太后算计在先,真的怨不了她。
  尽孝道,为人子女的事,她都会做,且做得不会比旁人差。她安心,闻知太后时日不多,总觉得哪里对不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