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那么软_作者:花落时听风雨(63)


  敏王李晖排第三,上面是位早已出降的公主,他手伸得很广,暗地里敛财,长安城内的织造与各处酒楼,包括外面的盐运都有他的产业,那些东西是朝廷的底,他顺手就捞,也没人看得出来。
  他摇首不应,道:“我看就是位寻常人所写,你看笔锋张扬,压不住的气势,初出牛犊不怕虎。”
  唯独靖王没有说话,负手而立,一双眼墨色湛湛,他比李瑾大四岁,皇帝的六子,在两哥哥前头他不占任何优势,今日过来无非是他母妃要求的。
  他不说话,添了几分帝王家特有的气定神闲,秦王见不得他这样,蹙眉道:“六弟好像知晓出处,哥哥见你胸有成竹的样子。”
  靖王显出被迫的模样,低声道:“大哥,六弟觉得这句词像是代王兄所写,她的字迹就是如此张扬,与皇祖父像了几分。”
  君琂微微一怔,三人同时看向她。厅里顿时寂静下来,其他人也走过来观望,君琂笑道;“这是阿齐题着玩的,没想到让三位殿下看到了,这幅屏风本搁置在库房,许是婢女疏忽拿错了,臣命人撤出去。”
  她匆匆命人撤去,眼中的眷恋显而易见,众人也能看得清楚,对于当初那件‘迷惑废帝’的婚事,俱都抱着观望的态度。
  君琂是个心性果断的女子,成亲这样的大事,怎会儿戏,多半还是动情的。
  李瑾来时恰好见到婢女搬着屏风不知去何处,她脚步一顿,先冲着君琂行礼,盈盈笑道:“君太傅。”
  君琂离去的脚步一顿,回身看向妆容精致的少女,眼前晃了晃,这样明媚的少女看着娇艳,但若与卫长宁比肩,只会显得光芒暗淡。
  李瑾站在台阶下微微错愕,她看到君琂眼中冰湖凝结般的寒冷,让她不禁慢慢挪退半步。君琂匆匆离去,她看向几位兄长,状似天真道:“你们惹怒君太傅了?”
  三兄弟对最小的妹妹都保持着警惕,九殿下虽说最小,可母亲却宠冠后宫,不可小觑,定会是他们夺嫡的路上一块绊脚石。
  靖王年龄最小,先道:“是因为代王兄的题词,太傅触景生情了。”
  李瑾了然地点头,附和道:“太傅确实对代王兄念念不忘。”
  秦王嗤之以鼻,显然不认同,面上没有多大的表示,转身去屋内同其他朝臣谈论其他事。
  君府前院很热闹,隐隐约约地传到棠居,卫长宁静静地坐在窗下,小侍女捧着本书在读给她听,读着读着字就不认识,停顿下来,卫长宁适宜地提醒她。
  侍女唤阿冉,十五六岁正是花样的姿容,读过几年书就被林璇招来给卫长宁读书,她读得磕磕绊绊,自己也过意不去,经卫长宁再次提醒后,她忍不住道:“姑娘既然自己会背,我就不读了吧。”
  “好。”卫长宁应允,她没有心思去听书,耳畔都是外面的喧哗声。君琂很少过来,大多时候都是阿冉读书陪她打发时间,她喜欢坐在窗下,静静听着外面的声音。
  金乌西沉后,阿冉端着晚饭进来。
  卫长宁闻到淡淡酒味,眉眼拧起,“君先生饮酒了?”
  阿冉回头就看到站在门口的君琂,将碗碟放置好后,识趣地退出去。
  卫长宁自己吃饭不用旁人帮忙,君琂方将客人送出去,想起棠居的卫长宁,顺道过来看看。屋内都是经过改制的,不会随意让人磕着碰着。
  卫长宁对于外面的事都不清楚,阿冉不说,她也不好多问。君先生来了,她自然要问一问,她握着筷子,“先生,陛下那里的事可曾解决了?”
  君琂方坐下来,见她握着筷子眉梢竖起,小巧的鼻尖尤其可爱,她下意识道:“什么事?”
  她在装蒜,不过卫长宁并不计较,又道:“自然是先生入后宫的事?”
  “林璇没与你说,我如今官列太傅。”君琂多饮两杯酒,头有些昏沉,她扶额望着卫长宁吃惊的表情,看来林璇什么都没说。
  卫长宁笑了笑,有些狡黠,自己咬着蔬菜,没有接过话题,依照君先生的能力,定会安然解决这件事的。
  她微微展露笑颜,樱花的唇角微微蠕动,发髻上的极小明珠跃入眼底,君琂道:“你怎地如此开心?”
  “我替君先生开心。”卫长宁乐道。
  君琂被她发髻上的明珠晃得头晕眼花,伸手将发簪抽下来,道:“沈从安还有三日就到长安城。”
  她出手很快,卫长宁伸手摸上自己的发髻,不大明白她方才的举措,听闻沈从安的名字,她才开口:“先生可知我父亲那里如何解决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