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成双gl_作者:西窗有月(28)


  “我知道了,邱伯,你去备一些点心和茶水送到书房来。”
  沈孟望向远处,看见宋青山在园中的亭子里翻着一本《淮南子》。
  他弯起唇:“宋先生,久等了啊!”
  “你又来叫我什么先生!”宋青山蹙眉,苦笑道,“你还不知道我,就是一个不得志的教书匠。”
  沈孟了然。
  昌平二十三年春的科举舞弊案,宋青山也无辜被牵连。
  “我知道宋兄心里又不快,我想向宋兄打听一个人。”
  “沈兄你但说无妨。”
  “昌平二十三年,宋兄参加科举,你可认识一个叫做焦山的人?”
  宋青山忽然沉默了,沉默良久后方道:“春试放榜,他是榜眼,我是探花。”
  茶端上来了。
  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仿佛在这滚水中又添了些许的生命力。
  沈孟转而对邱伯道:“邱伯,窖中有一坛七年的老春,您去取了来吧。”
  宋青山知道,扇子一合上,扇柄碰了碰茶壶,遂道:“你身上有很淡的酒气,显然是喝了一些薄酒的,我们以茶代酒就好了,不然一会你该醉了。”
  “鼻子真灵。”
  “我这个先生啊在教学生的闲暇之余还喜欢药理内经,望闻问切都不在话下,所以鼻子是灵得很。”
  两个人会心一笑,却不知从何说起。
  还是宋青山道:“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我倒已经释怀了。眼下当个教书先生,也不错。但是焦山他——”
  “他怎么样?”
  “我虽然只是与他有过几面之缘,其余的都是听人说的。他师从蕉鹿先生,说是惊才绝艳也不为过。他还会铸剑,为先帝修复了赤霄,一技惊人,我记得当时左相欲把女儿下嫁于他,他都拒绝了,后来他娶了一个逃难到京都来的可怜姑娘,只是在科举舞弊一案之后,那姑娘竟然一走了之了。”
  令人唏嘘。
  真的恰好应了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鸟。
  劳燕分飞。
  世间有薄幸的男子,也从来不缺寡情的女人。
  “他的发妻留下一个儿子,听说十分伶俐,只是后来也出了事情。”宋青山抿了一口茶,“沈兄,像你这样,一试即成的,少之又少。都说是寒窗十年,我为了那场考试准备了准备了十五年,我母亲病故我都没能为她扶灵抬棺。”
  沈孟看着宋青山,身上的衣衫半新不旧,下巴上有青色的短须。
  他脸上有笑意,那笑意里更多的是苦涩:“当年的榜眼和探花,后来一个是教书匠,一个是打铁匠。纵使他得先帝赏识又怎样?纵使我是王爷的门生又怎样?都是一样的落魄不得志。”
  他的眼眶,微微发红,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正了正神色,坐直了身子,有几分拘谨道:“是我失言了。”
  沈孟摇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宽慰他。
  “沈兄你今天倒有些奇怪,怎么忽然问起焦山?”
  “我听说——”沈孟转念一想,道,“官府最近在查他的事情。”
  “他怎么了?”
  “好像还是因为当年的案子。”
  “你说的是哪一桩案子?是那个孩子溺死在云瑶池,还是他为了报仇砍伤了人?不过说到底,这可以当做是前后相接的一件事情。”
  “大抵,就是这样的事情吧,今天很巧,我在西郊遇上了以前认识的一个捕头,他抓了焦山,然后又放了。”
  “焦山——他已经从京畿狱里出来了?”宋青山垂下眼帘,好像是在算着时间,“是了,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
  “他惊了路边的马,那马儿险些伤了人,关键在于,那个险些被他伤了的人,就是四年前与他儿子的死有关的人。”
  “很像是巧合,又不像是巧合。”
  宋青山的眉毛拧成一个川字,接着道:“我与他仅有几面之缘,却感觉他是相当洒脱的人。不过,人都是会变的。”
  沈孟有一瞬间的失神。
  人都是会变的。
  那个清绝冰冷的面庞浮上眼前,自她们相识起,他就觉察到,她明明是个孩子,总是要事事做得得体。
  自己费了好大的劲儿,总算看到她灵动柔软,又有些狡黠的那一面。
  可是如今再见的时候,她又宛然是另一副样子了。
  冷静,沉稳,运筹帷幄。
  听起来都是一般人想要的优点。
  他却觉得这样的她,或许太累了。
  那张脸上,鲜少有笑容。
  反而从前喜欢蹙眉的毛病,越来越严重。
  “沈兄?”
  “嗯?宋兄你说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