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成双gl_作者:西窗有月(77)


  反倒昭瑜笑着问:“沈侯都去过吗?”
  “还不曾都去过,比起京都和江左,我更喜欢北境。”
  李明卿微微侧目:“北境,是什么样的?”
  “人人都道那里荒凉苦寒,实际上大漠孤烟,长滩落日,飞石走马,一望无垠,何等壮阔。以后北境真正平定,我带你去看。那里有个云瑶湖,还有个虬龙谷,景色奇异。”
  想起北境的景色,他不由笑起来,一连几日的疲惫也一扫而尽。
  李明卿垂下眼帘,他口中说的那些,听起来如此让人神往。
  北境平定——
  北境何时能够真正平定下来?
  如今西蜀蠢蠢欲动,万一西蜀和北境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一想到这里,她不由蹙眉。
  “你在为北境一事烦忧?”
  “苍生黎民饱受战乱之苦,是朝廷不治之过,我们在朝为官,受天下百姓奉养,理应为他们谋虑。”
  沈孟看着她,目光深深几许:“我会一直都在。”
  她微微颔首,觉得面颊发烫,略微回过头,不知道昭瑜什么时候已经远远地站到了一旁。
  李明卿疑惑道:“昭瑜,宋先生呢?”
  “宋公子他——”昭瑜顿了顿,有些尴尬地看向船舱:“在为公主诊脉。”
  沈
  孟挑眉,低声道:“我怎么没看出来她有什么病?”
  几个人同时转过头往船舱方向看过去,声音隐隐约约从舱内传出来:“听七皇兄说,这位宋公子医术了得?”
  “是平王殿下谬赞了,在下只是略懂医术。”
  “宋公子既替辞玉把了脉,还请说说为何我总是觉得目眩?”
  声音甜润,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媚态与扬榷全然不同,媚儿不妖,甚至带了几分娇柔,娇柔中又有几分英气。
  李明卿望去正好看见,隔着纱巾,宋青山抖着手搭上了辞玉的脉搏。
  辞玉一抬头,正好看到了李明卿,略一对视。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
  李明卿收起了视线,转过身,看向沈孟:“她方才与你说什么了?”
  “说讨教武艺的事情。”
  “你答应了?”
  “她言辞恳切,我——”
  “你看宋先生——”李明卿面色一冷,她不喜欢辞玉,“即便抖着手也还在写药方。你知道刚刚平王和我说什么吗?”
  “说什么?”
  “他告诉我,西蜀与南朝邦交,最为稳固而便捷的方式就是,联姻。”
  “联姻?”沈孟面色一白。
  “我看你就很合适。”
  “不——”
  “辞玉公主对你也是青眼有加,不如我修书一封回京都禀明皇上,皇上一定会同意的。”
  袖子一拂,沈孟上前一步,抓住李明卿的手:“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四目相对,李明卿看见沈孟墨色的瞳仁里自己清晰的面容,因为连日来的舟车劳顿,让她看起来有几分憔悴。
  李明卿反应过来,动了动手腕:“你放手。”
  “我怎么会娶她。你明明知道我……”
  船渐渐靠向渡口,渡口上的旌旗清一色的黄底黑字,写着大大的“蜀”字。
  蜀国的兵卫整整齐齐站成九横九纵的列队,甚是威严。
  “几位来自南朝的贵客,很有面子嘛。”
  那个慵懒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能让西蜀大皇子,还有娆姬娘娘亲自相迎的,能有几人?”
  西蜀的消息传得倒挺快。
  至于是平王还是公主传出去的,那还真的不好说。
  “几位贵客确实很有面子啊,七皇兄不是亲自去接人吗?父皇重病,娆姬娘娘侍疾,她来此亲迎南朝的贵客,定是父皇的意思。”
  “是父皇的意思,还是你太子哥哥的意思,那还真的不好说。是来接南朝的贵客,还是来接公主殿下,就更不好说了。”
  言语之间,诸多讽刺。
  “七皇兄,你——”她面色一红一白,长眉英气,杏眼嗔怒,樱唇一咬,眼里已经噙着泪,受尽了委屈。
  宋青山见此,忙着劝慰道:“公主,莫要动气,动气伤身,那目眩的病症,最忌动气了。”
  “本王倒看不出心狠手辣的九妹妹还会有目眩的毛病。”
  扬榷的折扇一开,像是看热闹一般。
  看来这西蜀皇室,很复杂。
  最起码比想象中复杂。
  若不是历经昨晚的追杀和凶险,眼下这情形,便像极了——
  这个祸害一样不饶人的平王殿下言辞激烈,气哭了这如花似玉,我见犹怜的公主。
  而平王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