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罗刹女_作者:篆文(140)

2019-11-28 篆文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方家对这门亲如此看重,说白了还是为攀上中军都督府这棵高枝。他想起那个面容清丽温婉的女子,不由地真心为她的命运一叹。不知道她清不清楚,自己俨然已被父兄家人,当成了前进路上的一颗踏脚基石。

    他不想虚以委蛇,于是直中要害,“关于那位黄少爷,令妹知道有他这个人?她也属意,愿意去做填房?”

    方济琛的脸一下子全红了,想着顾承看着和顺,却是一点不好拿捏。这样问话分明是在暗示,他们不顾巧珍的感受执意做亲,实则是为求荣华不惜拿妹子做交换。

    是,即便如他所言,可又有什么大错呢?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希冀追求不同,他顾承淡薄名利,无欲则刚,可他们方家兄弟还要一步步往上爬,还指望这辈子能光宗耀祖。官场风波险恶,如果没有助力,没有帮衬,谁知道他们得辛苦恣睢到几时才能换得一份升迁!

    他越想越恨,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过错,“三爷,您问得奇怪。巧珍自然是知道的,也为黄少爷的一片痴心所感。就冲这点,您难道不觉得该成全一对有情人么?世道艰难,能遇上个真心相待的人本就不易。将心比心,您应该都明白的。我说的事虽然于您名声有损,可到底男人比女人在名声上要便宜得多!何况您不是说,迟早要离开京师?既然要走,那些风言风语也好,闲话中伤也罢,就和您都没有关系了。您就当是还巧珍一个人情,不过是上下嘴皮一碰的事,于您到底有什么艰难的?”

    摆在顾承眼前的世界还真是光怪陆离,可方济琛还有更加光怪陆离的话要说,“三爷,您是个好人,自小就仁义,答应的事从不食言,也从不欠别人的情儿。这些我们都是知道的,家里太太因为您是仁人君子,当初才愿意把巧珍定给您。如今这个局面,只怕她这辈子的福祉都只在您一句话里。只要您肯松口,做出个样子来,就是成全了她后半生。您原本已舍得下一切,又何必再去纠结那些虚名,为此误了一个女子的一生,您真忍得下心么?”

    原来他的仁义,忽然间变成了可被利用的枷锁,再辅以人情福祉这样的借口,由此就想将他牢牢缠缚住。

    他霍然站起身来,不再留转圜余地,“这个忙我帮不了,说一千到一万,我没有做对不起您家的事儿,是怎么样就该怎么样。举头三尺有神明,我顾家一样有先祖,我顾承一样有父母,您不能把我往绝路上逼。”

    他沉着气息,越步绕开方济琛。才走了两步,忽然听到身后扑通一声。不必回首,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步子还是停了下来,他不能转头,因为见不得七尺男儿膝下的孱弱绵软,但那凄惶的声音还是一字一顿的飘入耳中。

    “就当是为巧珍求您了,您总能想得到——倘若这门亲事再做不成,巧珍这辈子就真的完了。还有哪户人家会娶她这样一个人呐!求您看在她的面子上,超生我们一家罢……”    <血溅>

    五更鼓敲过,天边露出一点蟹青色。顾承以手支头,像是在假寐。

    荒唐的故事讲完,他想着身边人惯做的反应,微微笑起来。如果是她,一定不会答应方家人的要求,多半还会当场发作,打得方济琛满地找牙,那样的场景倒也算十分痛快。

    他莞尔,半晌又摇摇头,可惜他做不来,他已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诚如他对沈寰所言,他是个不喜欢失控的人。何况在这桩荒唐事里,他除了对方家人充满鄙夷,对方济琛愤怒不屑,毕竟还有着对方巧珍的一丝同情和怜悯。

    坊间流言蜚语一向传得飞快,顾承甚至人在家中坐,也能听到院外七姑八姨们的奚落讥笑。他自是无所谓,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这会儿打开大门走出去,坦然从容,目不斜视的穿过闲话人群,那些声音就会在一瞬间消失殆尽。

    因为事关品行操守,而人们在这件事上,永远将男人与女人区别对待——对男人,远比对女人要宽宏得多。

    所以不必方济琛提醒,他也能想象得出,方巧珍今后的日子会有多难。在不多的几次接触里,他感受得出,方巧珍是个温柔敏慧的人,心思纤细,善感多情。倘若他的人生没有阴差阳错的出现沈寰,或许现在他已和方巧珍成为夫妻。他会疼惜她、照拂她,甚至最终也可能会爱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