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嫣这次要忙的第二件突发事件,就和刘知府有关。
刘知府已经六十岁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大约就只能止于知府,便把希望寄托在晚辈身上。
但奈何他的独子,也就是刘氏的嫡兄,不是做学问的料。
家里男人指望不上,便只能指望女人。
好在他的独子为他生了个温柔貌美、知书达理的孙女,颇得刘知府喜欢。
以他孙女的相貌和才气,刘知府觉得青州的儿郎配不上她。要是能把她嫁进京城的官宦之家或者门阀就好了,她值得这样的夫家,刘氏子孙也能因此得到提携。
于是刘知府想到了他在京城的女儿和外孙。
以他外孙的广阔前途,定能帮他孙女找个称心如意的夫家吧?
刘知府是五天前接到升官的旨意和调任令的,他很快就写信给刘氏,说要把孙女刘静娴送到孟府,让孟府帮忙给刘静娴找个大家公子。
这边刘氏刚接到信,那边刘知府算着时间,就让刘静娴出发了。
青州离京城不远,马车走得快一点的话,两天就能到。
孟庭和韩嫣得知了此事,自然要为表妹到来做准备。
算时间,差不多刘静娴到后过不了两天,就是齐王的接风宴。
韩嫣打算带着刘静娴一起去。
接风宴上的男宾里多得是未婚的,正好让刘静娴先观察观察。反正皇家举办的宴会,不管是什么名目,私底下都会变成公子小姐们相看的宴会。
倒是韩嫣的表姐,豫城伯府的嫡女邹蕊,在听说了刘静娴要来孟府后,陷入了沉思。
邹蕊沉思了好一会儿,肃了语调对韩嫣道:“大魏朝表兄妹成亲之风盛行,你怎知那刘静娴究竟是来找青年才俊,还是冲着孟大人来的?” 此时, 韩嫣和邹蕊正坐在临湖茶楼的二楼。
两个喜欢吃喝看话本的小姐, 偶尔改变风格,来茶楼静静心。
听了邹蕊的话, 韩嫣的目光微微怔了下。
其实邹蕊所言, 韩嫣不是没想过。
话本子看得多了,里头什么浮夸离奇的剧情都有,表兄表妹这种算是很常见的, 不难想到。
是以, 她在听闻刘静娴要来孟府时, 也猜测刘静娴莫不是冲孟庭而来。
但很快韩嫣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孟庭和我说了些刘静娴的喜好, 让我稍微准备下,我就顺口问了他和刘静娴关系如何。”
韩嫣告诉邹蕊“孟庭说, 他和刘静娴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感情不错。所以我觉得刘静娴不喜欢孟庭,不然的话她完全可以在孟庭进京前就下手, 哪还有后头孟庭和江平伯府定亲的事再说,她要真对孟庭有意思, 这一年间也不说给孟庭写封信。连我嫁给孟庭, 她都没反应, 这看着就不像是喜欢的样子。”
邹蕊端起茶杯, 小口啜茶。微苦涩的茶水在唇齿间漫开,余香绵长。
邹蕊道“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不过,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韩嫣也端起茶杯喝茶, 并听邹蕊继续说下去。
邹蕊说道“不论如何, 孟大人的前程是有目共睹的。先不说刘静娴喜欢谁,就说她若是在京城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贵公子,那也是有可能把主意打到孟大人头上的。”
韩嫣不以为然的荡了荡眼波,道“她打谁的主意是她的事,能不能得逞可不是她说了算的。我是孟庭的正妻,难不成她堂堂知府的孙女,还要给自家表哥做妾”
邹蕊本想说没准人家看你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会想办法先离间你们夫妻,让你自己走,然后人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孟大人的继室了。
但转念一想,刘静娴人都还没来,自己就先在韩嫣面前把人家设想得那么阴暗恶毒,这样实在不好。
邹蕊自诩为磊落人,磊落人怎能有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径呢
邹蕊权衡了下,决定不再说这个话题了,她道“大概是我把人家想得太不堪了,说不定刘静娴是个不错的人。是我多嘴,在这里向你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