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爷爷也太好了吧!”堂弟孟祁艳羡道,“等我过生日,您可别忘了给我准备礼物啊!”
孟爷爷含笑瞪他一眼:“臭小子,爷爷哪年忘了你了?”
“你们两个混小子,爷爷奶奶多疼你们啊,每次回来家里,我看爸都能多吃半碗饭。”宋清书笑着叹息道,“这要是他二叔也回来就好了,咱们一家更热闹。”
“是啊,我也好久没见过二叔了。”孟祁转头问孟奶奶,“奶奶,下周末叫我二叔一块儿来吃饭吧?我还想他陪我打乒乓球呢!”
“唉,好孩子……下周叫你二叔一起来。”孟奶奶笑着摸摸他的头,又忍不住瞥了孟湘一眼。
孟湘默默吃饭,没参与话题。这种全家聚餐的饭局,她不好早走,再不喜欢也只能忍着。
熬到晚上九点,大伯一家终于走了,孟湘上楼回自己房间,感觉累不爱。
洗完澡,她坐在圈椅上晾头发。
闲着无聊,突然想起陆川发给她的蒲兰的资料还没看,这几天光想着卫修的事,根本没心情去管那个小三。
打开电脑,登录邮箱,只见陆川发给她的那个邮件,里面附件竟然有4个多G。按照顺序下载下来,孟湘挨个慢慢看。
蒲兰出生于199X年,今年22岁,籍贯是陇南和县石河子村,一个深埋在秦岭山脉之间,连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山村。她的父亲是村里一个不务正业的瘸腿混混,后来得痨病死了。她母亲亦是命不长,一次进山打柴,被熊瞎子舔了脸,死在山里头。
父母双亡那年,蒲兰不过才七岁,她唯一剩下的亲人就是六十多岁的外婆,上个月刚刚过世。
孟湘看看时间,记起来那正是蒲兰请三天假,没去知味楼上班,然后她爸说要去新加坡出差,也离开三天的时间。难道是为了去陇南那边,处理蒲兰外婆的丧事?
全家都没了,就剩蒲兰一人。孟湘一时不禁唏嘘,她这命也够苦的。只是再苦,都不是她去当小三的理由。
继续往下看,蒲兰在七岁那年秋天,被一位好心人通过希望工程资助,将她接到京市读小学,同时给她留在大山里的外婆一笔钱安身度日。只是那位好心人没有留下任何资料,查无可查。
孟湘不用猜就知道,这位“好心人”应该就是她爸。
再往后,蒲兰住在寄宿学校,每年寒暑假才会回陇南一趟,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里。她学习很刻苦很拼命,一路从小学读到高中,成绩十分优异,高考更是考上京大金融系。
读本科期间,她又自学了古琴和小提琴,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没几年便把各种等级证书全部考到手。同时在读大三那年,她开始在知味楼兼职,在那边弹古琴赚些生活费。
本科毕业以后,她被评为当年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同时又被保送成为本校研究生。可谓是穷孩子出身的学霸本霸,一路开挂。
再后面,便是各种资料档案的原件扫描件,以及蒲兰在学校里的各种得奖记录,当时的照片等等。
孟湘看着那一张张有些发黄的旧照片,看着照片上那个笑得甜甜的漂亮小姑娘,心里感觉十分复杂。
她很同情蒲兰凄惨悲苦的身世,也很佩服她的志气和能力,但却依旧不能原谅她插足自己父母的婚姻。
孟允成年龄那么大了,蒲兰不可能不知道他已经结婚了。可是每每想起她和孟允成吃饭的时候,她望着孟允成的目光中那满满的爱意,孟湘就感觉恶心难受。
再过几天,大学就要开学了,孟湘要去京大报道。
没想到蒲兰竟然跟她在一个学校里,这下可有得热闹了。 三天后, 京大大一新生入学, 孟湘是被爷爷奶奶送去的。
虽然她极力要求自己去, 说她能应付,或者让司机送她就可以,可以孟老爷子却不同意,坚持要和孟奶奶一起去送她。
孟湘感觉有些窘, 人家上大学,让父母送也就罢了。她这更过分,竟然连爷爷奶奶都来了。
到了学校门口,只见人山人海的,到处都是车和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孟湘怕他们出什么意外,坚持不让他们下车。最后孟爷爷总算同意了, 让司机帮忙,给孟湘把箱子提到宿舍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