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冷。”许曌懵然。
他越发没好气,“我热!”
“啊?”
“穿上。”
这个时节,走两步都要出汗的,除了他这种玻璃人儿,谁会捂件厚厚的外套?
许曌只和他打商量:“那、那我帮你拿着好了。”
说着,两手乖乖把外套抱在胸前。
总算遮住了。
高扬松一口气。
旋即又想,幸亏她遇上的是他。
傻成这样,但凡换个男的,早被占了八百回便宜了。
不过这晚之后,傻姑娘像被打开了一个开关,整个人如乍然脱了孝似的,压在她身上的那种沉郁气息骤而消散。
十七八岁的年纪,会说会笑,年轻得如能发光。
几日后开学。
女生们扎堆,伸出一条条纤细的手臂凑到一处,笑着攀比,看谁晒得更黑。
这种时候,许曌往往是躲在自己座位,不大参与的。
旁人大概能感应到她浑身拒绝交流的气息,因而也大理会她。
而这次,大约是她浑身气质骤变,虽不说话,却笑吟吟望着她们。同桌莫小莉瞥她一眼,随口夸了句:“许曌,你居然一点没晒黑。”
又有人问她:“是呀是呀,你怎么比放假前还白了?你怎么护肤的?教教我们。”
她蠢蠢欲动地站起来,话仍不多,但也叽叽喳喳加入了那群女孩子。
上回加入高扬那个小团体,大半是被“强迫”的。
这回是主动融入这群女孩子,许曌有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
看着她在人群中间,越来越自然地同人说笑,高扬远远坐在后排,勾着唇角也笑,然后欣慰低头,认认真真看起他的数学和物理定律。
那是为将来深入学习编程打基础的。
成立游戏工作室,做一款足球手游的计划,早在三年前手术结束,他还瘫痪在床的时候就已开始成型。
他并不打算做一个技术人员。
一来,他从小踢球,文化课功底毕竟差,想半途超车赢过一群真正的学霸,当上技术大牛,难于上青天;
其次,他估量自己天性好交际、喜应酬,性格当中与他父亲高崇信相似颇多,显然更适合当一个商人,没必要去抢学者的饭碗。
自己是球员,他试着分析过国足屡屡失利的原因。
其中一条很重要,就是足协大部分官员都没有搞过与足球相关的事业。
所谓外行指导内行,弊病可见一斑。
为避免自己成为一个不懂程序的纯商人,他才想学个大略,至少将来同工程师们交流,可以更专业、更顺畅。
再者,等大学入学后,进入计算机系,他可以打从学生时期便招募到一批创业伙伴。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度,将绝非一般公司招募的员工可比。
这样做,当然要耗费一些时间。
但是反正他只二十岁,未来长得很,不急。
至于许曌……
现在高三紧要关头,先放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反正早晚是他的,更不急。
自许曌有了自己的一小群同性朋友,高扬就不再喊她一道吃饭。
一来,孙妍已经毕业,她一个女生和一群男生在一处,总归不大好;
二来,让他身边那几只疯猴子天天围着许曌“小媚娘小媚娘”地叫,他怕自己什么时候忍不住本性,失手掐死一两只。
眨眼过去三个多月。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高三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许曌从来都是最用功的那一类学生,因为知道自己毫无退路,而学习几乎是摆脱困境的唯一路径,所以十年寒窗路上,一直风雨兼程。
天气已经很凉,高扬畏寒,连羽绒服都裹在身上。
这日体育课,大家难得被班主任赶出来,在操场上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