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这样。
即便是有人敢在私底里不给他好脸色,也从来没有人敢与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争执,毕竟他好歹是个皇子,真闹大了,那就是藐视皇威,有辱皇家脸面。
更别说还把一位皇子给拎起来扔出窗外,生生摔瘸了腿。
不过大概是祝亭钰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当天夜里便动身逃去了西北,去寻他姐夫的去庇护了。
他祖籍离京城有些距离,消息没能立即传回宫里,竟然也就真的让他这么顺顺利利地进入了西北辖地。
那时候,京城已经许久都未有卫珩的消息了。
往日在京城炙手可热的少年权臣,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彻底销声匿迹,朝会日日那么多臣子,没有一人在圣上面前提及过他,就连圣上都仿佛把他给忘了似的,任他在北疆自生自灭。
归根结底,人让人不得不感概太子手段的果决与利落。
但直到那时候,许多人才忽地发觉有些不对。
卫珩的销声匿迹,未免也太销声匿迹了些。
西北偌大一个地界,那样多的府路,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粮食,再加上异族侵犯,以往每季总能传回来一些极糟心的消息。
没错,是极糟心的消息,譬如大面积的饥荒,饿死了多少多少人,譬如鞑子蛮族又攻下了什么关,割占了几座城池。
种种种种,让朝廷的文官们愁的胡子都白了。
但自从卫珩上任后,西北未免也安静的太过异常。
虽然偶尔也有折子递上来,但都不过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是这里粮食短缺急需救济粮,便是那里匈奴又举兵犯境了猖狂的很,希望朝廷能指派援军。
而尽管朝廷每每都是无力支援,最终回函也都是“暂能保住,勉力支持”。
这一年多来,西北边境反倒成为最不用朝廷操心的地界。
因为天高皇帝远,卫珩在西北如今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也少有人知。
如今想来,分明就是有人刻意封锁了消息。
而这个人除了卫珩,还能有谁?
——没错的。
那祝亭钰逃去西北后,满京城的人都以为卫珩这回注定要被他这个小舅子给拖累。
但没想到,他把朝廷派去西北捉拿祝亭钰的人给赶了回来。
是的,甚至没找任何包庇的借口,就这么明目张胆地给赶了回来。
说祝亭钰打得好。
说,就九皇子那样的性子,口无遮拦不让他吃点苦头,他日后只会惹出更大的祸乱。
说对方要是道个歉,他还能派个大夫过去替他医医腿。但他要是还这么冥顽不灵是非不分的话......
回来禀报的官员跪在大殿之上,战战兢兢,声音细弱蚊吟:“卫将军说......那就瘸着吧。”
但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太子气的脸色铁青:“放肆!他卫珩身为大宣的朝官,竟敢如此不尊律法,藐视皇位,难不成他还想造反吗!”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
没有人敢站出来接一句话。
如今圣上病体未愈,下旨让太子监国。
与他父皇想必,太子确实是手段果决,大刀阔斧地裁令官员,变法改律,整个朝廷的风气都肃清了不少。
但到底沉疴痼疾太重,内忧外患齐齐涌来,太子便是再有本事,也是回天乏力。
更何况这一年,太子并未对受难的黎民百姓有多少关心,反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官员任调与朝堂风气。
其实错也没错,只是在这时刻,到底还是有些轻重不分。
所以大宣如今这副水深火热内患不断的模样,那卫珩生了些旁的什么心思......也不是不可能。
一列列心思各异的官员之中,季连赫站在最尾,低着头,掩住嘲讽的面色。
在他瞧来,卫珩和亭钰还是脾气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