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母亲没有。
她虽然给自己与温怡设置了障碍,但这个障碍与阻碍她们往来相比,根本就微乎其微。
丁总有太多的借口,她光明正大的将她和温怡分开。
她没有这么做。
她的顾虑,更像是一位宽容的母亲,关心她早恋的女孩。
害怕捅破那一层薄薄的纸伤害到孩子的尊严,更害怕伤害到母女之间的感情。 鉴于上一次自驾游带来的种种不美好的体验, 沈沐笙和温怡商量了一下, 二人决定乘高铁回老家。
沈沐筝将两人送到了车站, 两个姑娘拖着大包袱小行李, 都是给四位老人购买的营养品和礼物。
温怡的箱子里,还装着张姨给四位老人灌的腊肠。
腊肠装满了半个箱子,也是十分的大户人家了。
“上车发条短信,到家发条短信, 记住了吗?”
沈沐筝像是叮嘱小孩子一样, 叮嘱沈沐笙, “上车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露富,记得把手机钱卡都装好,下车的时候, 注意身边的人,你们两个小姑娘, 别被人盯上了, 要是发现不对立马报警,车站附近都有辖区派出所, 不要走小路, 去人多的地方……”
“看好温怡啊, 现在拐子也很多,千万别上陌生人的车,不要图方便坐黑车……”
沈沐筝絮絮叨叨,一遍帮着妹妹搬行李, 一遍绞尽脑汁地回想中学时代,老师讲得各种防范措施。
沈沐笙一边感动,一边想翻白眼,“知道啦,知道啦。”
温怡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沈沐筝很快又担忧地看向温怡,“要有防范意识,不要什么都和外人说,凡事儿长个心眼儿,不要离开你沐笙姐。”
说着说着,沈沐筝兀自懊恼,“早知道我买个绳给你俩栓一起,车站人多别走散了。”
沈沐笙无语了,“哥,跟谁没出过门似得,都知道了,你也注意安全,别总当冤大头,有需要给我打电话。”
沈沐筝狠狠揉了揉妹妹的头,“呵,人小鬼大!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还管我!”
嘴上这样说,心里喜滋滋的。
妹妹也长大了呢。
沈沐筝一路陪着沈沐笙和温怡取票,并将二人送入车站。
温怡一路上东张西望。
高铁对温怡来说,是个稀罕事物,她只从新闻上看过,还没有坐过。
当然,温怡的同学大多也没有乘坐过高铁。
一来是高铁在这个时候,还是个新鲜事物,
二来,会考在即,哪怕是英才的学生,也是以学业为重,班里有机会去其他省出去玩,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学生是少数。
若非温怡近来成绩稳定,几次班级模拟考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沈沐笙也不可能带着温怡回老家。
她会按着温怡在家里做卷子。
度过一个充实并愉快的“黄金周”。
温怡很兴奋,哪怕车站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也没有阻碍小姑娘的好心情。
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从车站购买的甜筒。
刚才,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沈沐笙带着她吃了一顿快餐。
无论是丁舒娴还是沈长河,都不喜欢孩子们吃快餐。
他们将“开封菜”“牡丹楼”之类的快餐,称为“洋垃圾”。
沈家兄妹的记忆中,有多次背着大人偷偷摸摸吃快餐的经历,兄妹俩当年都在英才上学的时候,借着午休的机会,会跑到更远的商业街,愉快地吃一顿“开封菜”。
那时候沈沐筝零用钱花得很快,时常囊中羞涩需要妹妹请客,兄妹俩的关系,因一起“干坏事”变得亲密无间。
温怡也爱吃快餐。
和曾经被丁舒娴管得很严的沈家兄妹不同,丁舒娴并不太插手温怡吃什么。
因为她怕因为自己的阻拦,变得更加畏首畏尾不敢花钱。
事实上,温怡确实是不太花钱,不是不花钱,是没什么机会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