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塘里已经没有荷叶花了,她坐在亭子里,看着枯荷横生的水面,吃着从街上买来的零嘴,悠悠闲闲地过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她准备要走的,突然又听客栈的老板娘提起今日是中秋,晚上街上有赏月观灯的节目,她犹豫了一下,决定留下来赏完灯再走。
这中秋赏月观灯也是江南带来的习俗。
比之白日的乱糟糟,这晚上的街市完全是另一个模样,到处灯彩辉煌,灿若明星,人也多了许多,男女老少往来不绝,便是连树边的树木,也挂了不少纱灯,一条街亮如白昼。令人大有天上人间,今夕何夕的感觉。
街上的行人成双成对的,都戴着各式的面具,有兔子的,有野狼的,也有猫脸,各式各样很是有趣,想来也是江南的习俗了。
看着那些情侣一双双在大街上卿卿我我勾肩搭背的,果然是戴着面具好遮羞啊。
傅清宁在一个卖面具的摊子前买了一个猫脸的面具戴上,她逛了一遭,然后在一个卖灯的摊前停下了。
那摊上挂着一盏转风灯,做得极为精致,引了不少人围观,不过价格也是不低,她想了想,决定买下了,正在掏钱,突见旁边伸出一只手来,拿起了那盏灯,说道:“这位姑娘,这盏灯,可以让给我吗?”
竟是十分熟悉的声音,傅清宁转头看去,只见那人戴着银狐面具,手里拿着灯,向她眨了眨眼。
虽然看不到面貌,但面具后那双眼睛透出的光茫,便似黑夜中的星辰,明亮惊人。
那星辰也似落到了她的眼里。
傅清宁突觉满心欢喜都要溢出来了。
想高歌,想欢舞。
一霎那,似是忘掉了所有。
灯光照亮了少女的那亮晶晶的眸,带着满心的欢喜,是没有半点杂质的璀璨。
那人付了钱,拿起灯,将她的手一拉,“跟我来。”
傅清宁跟着他飞快穿过巷子,东拐西弯,觉得都要晕头转向的时候,终于到了一处宅院,那人推开门,道:“还呆着做什么,进来啊。”
他进了门,将灯放在桌上,见她还有些呆呆地没回过神来,便摘下了面具,摸了摸她的头,“怎么,看见我就傻了。”
傅清宁将脸上的面具一扔,突然扑到他怀里,两颗豆大的泪珠便自她的眼角滚落下来,“卫昀。”
卫昀擦了擦她脸上的眼泪,“哎,别哭呀,我不是在这里吗?”
傅清宁破涕为笑,“你没事,真的太好了。”
卫昀轻轻抱着她,“对不住,都是我连累你了。”
傅清宁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卫昀道:“说来话长了,以后我再和你解释,咱们得赶紧着动身甩掉温荣的探子才好。”
傅清宁大吃了一惊,“什么温荣的探子?”
卫昀笑道:“你个傻丫头,人家跟踪了你那么多天,你都没发觉么。”
傅清宁睡了这么多天来最安稳的一个觉,醒来的时候,她听着屋外从井里打水的咕噜声,立即跳了起来,走到窗口看去,只见卫昀正从井里打水。她嘴角一挑,穿上了鞋子,走了出去。
卫昀听到脚步声,回头道:“你起来了。”
傅清宁说:“我来帮你吧。”
卫昀忙道:“不用,我哪能要你动手。”
他提着水桶进灶间,“锅里有稀饭,是我早上刚煮的,你要吃吗?”
傅清宁眼神中带着几分稀罕:“咦,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我尝尝。”
她打开锅盖一看,只见里面满满的一锅粥,她盛了一碗,拿起勺子舀了一口,吃到嘴里,煮得有些糊。
卫昀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说道:“我这是第一次煮粥,以前都是卫明做的饭,我煮得不大好,你将就着吃吧。”
傅清宁吃了两口,眼泪便落下来了,啪啪地掉在粥碗里。
卫昀忙道:“哎,你不要哭呀,我知道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