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恪抬起手轻轻拍抚着陆青婵的后背,隔着衣料甚至能摸到她的骨骼。萧恪有时候也真想在心里叹那么一口气,萧恪这些年,活得并不算那么尽兴,父母天恩早已经稀薄,他自己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过这些。可陆青婵和他不同,哪怕陆青婵一个人孤身住在紫禁城里,她从没有一日不记得自己是陆家的女儿。
这种感情萧恪其实并不能感同身受,他获得自持而薄情,他的爱恨都绕不开家国天下,绕不开政史文章。陆青婵何尝不是填补了他另一处情感的空白呢。
“李授业,朕必须要除,他是我大佑的毒瘤,有他在,大佑永无宁日。可他又拿你父亲的事来要挟朕,非要朕在其间做一个抉择,朕为了除掉他,势必是要牺牲一些事物的。陆青婵,朕首先是个皇帝,皇帝便是要学会如何真正的制衡一个朝堂,所以这件事朕不得不做。”
陆青婵默默饮泣,萧恪心里又何尝不心疼呢,陆青婵只是哭,一言不发,眼泪便濡湿了萧恪胸前的衣襟。素来通晓敏锐的人,像是被放入油锅中煎炸一般。
萧恪知道陆青婵的为难,一边是父母亲族,另一边又是他自己。这个柔软的女人带着最温热的性情,不知道该向谁索要一双拉她上岸的手。
“朕答应你,不管怎样,都保住你父兄的性命。”萧恪看着她的发顶,“这是朕的底线。”
陆青婵吸着鼻子无声的跪在了萧恪面前,她俯下头,给萧恪行了一个全礼。萧恪看着那个肩膀还在偶尔耸动的女人,感觉一只手攥住了他的心脏,让他也生出了无限酸楚来。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的几章我还在斟酌中,担心思路不太顺,所以在做功课,也许明天早上要向大家请假一天了(很有可能还是会更新的,我提前说一下以防万一)万一没更,大家也别生气哦,我后面会加更补上的~鞠躬~
今天是平安夜,祝愿我的读者们平安康健~ 八月初十, 萧恪以贪污兵部水军银饷将其革职查办, 陆青淮、陆青濯皆释兵权回京。萧恪也从热河行宫回到了阔别数月的紫禁城。
即将到中秋了, 去岁的中秋节公里张灯结彩, 喧闹非常。可如今朝堂上如日中天的两位大臣,一位被关在紫禁城的北三所,一位转送大理寺, 这座煊赫的王城里根本找不到半分节日的喜庆气氛。
家里乱成什么样子,陆青婵不敢去找人打听,只是听说兄弟们都已经从外面回京了,只是父亲还被关在大理寺,不得与家人相见。她一个人坐在窗户边的贵妃榻上看向窗外的灿烂阳光,秋日一天一天近了,院子里的乌桕树也慢慢黄了叶子,那是一抹柔和的鹅黄,偶尔随着穿庭而过的风,飘落下来。
以贪腐论罪也只是个开始,虽然父亲不肯和她讲明, 但是陆青婵清楚的知道,这其中万万没有她想象的那般简单。自从回到紫禁城后,萧恪再也没有到过承乾宫, 只能偶尔听见路过的奴才们说起皇上今日又发了好大的火气。
八月十五,萧恪于乾清宫赐宴群臣。丝竹管乐之声都不足以平息臣子们内心的惊惧。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不假,两位大人都算是见过大风浪的, 这么多年岿然不动,一个户部一个兵部,俨然握住了半个庙堂,手里的权都被萧恪无声无息地夺了回去。
那一天的宴会,进行到了一半,就变了味道,臣子们上奏疏的上奏疏,磕头的磕头,人人都像是变戏法一半从吉服里头掏出一本又一本的奏折来。萧恪哪一本都没接,只让方朔倒了一杯酒:“今日是中秋,君臣同乐,不要讲这些国事。”
众人面面厮觑,竟不知该如何接话,终于户部的一个大臣硬着头皮站了出来:“皇上,今日普天同庆,本不该拿政务叨扰皇上,只是陆承望此人胆大包天,假传圣谕,其罪当诛,还请皇上将其正法!”
一件事原本藏在水面下面,如今猛地激起了白浪滚滚,乾清宫里沸腾了起来。陆承望在归兵部之前,还在军机处当过两年章京,外头传得好听叫做军机行走,非崇班贵檩不得入,这几年也算是得罪了不少人,朝堂上有要帮他的,自然也有想要拉他下马的。
辅国公、辅政大臣、军机处大小章京,全都搅合了进来,御前哗啦啦地跪了一地的人,萧恪挥手散了歌舞,瞧着朕底下跪着的大臣们,口中啧了一声:“你们这是在逼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