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亦非干脆直接了当地交了底,说自己也能看见。
之前他和两位老人通过电话,也知道他们都是关心姚絮楠的,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排斥。
于是,两位老人还真的在惊诧中接受了。
奶奶问:“你也能看见,那你家里也是搞这个的?”
“不是。”顾亦非又把家里的事给交代了一遍,捡着可怜的说:“我家里是做生意的,父母早就离婚了,我跟着一个阿姨长大的。”
两位老人看看他,多少有些同情。
毕竟姚絮楠也是没怎么享受过父母爱的。
这样的情况下,两位老人也都对顾亦非少了点敌意。
他们又说起楠楠的生母,以前都是同村的,楠楠妈家里是搞这个的,但新时代那么多年,许多人都不太信。
后来两家结了亲,姚父是念过高中的,在外面工作,楠楠还小,楠楠妈在家带孩子,但楠楠的生母为了救一个溺水的小孩子没了。
之后姚父就留在了城里,娶妻,他们就一直把姚絮楠养大。
顾亦非沉默了许久,又看了看姚絮楠。
姚絮楠在当故事在听,见顾亦非看过来,又冲他笑了笑。
顾亦非要留下来住,推拒了家里的一些活动,也准备在这边完事儿之后,差不多八月的时候,把姚絮楠带回家去。
到时候就算家里再有什么动作,他们也都进学校了。
姚絮楠和顾亦非各自收拾了两间屋子。
都是老房子了,床也都是爷爷自己做的,家里是出过读书先生的,后来生活所迫,爷爷去当兵,回来又学起了木匠。
一个房间是姚絮楠的,衣柜是雕花的,床也是木雕的。
另一个是姚絮楠她爸妈的,床也是漆的红色。
家里是老房子了,顾亦非转了一圈,就定了些家电,今天就能送到。
还没到晚上,一货车就上门了。
还有不少人来在路上看。
包装完好的一件件大家电往家里塞,比人高的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空调。
送货的人也特别的愉悦,许久没有见到这样大方的客人了,买东西都是只挑贵的。
家电一样一样地拆开,工人往里面搬,许多人又开始指指点点。
这老姚家发了?
多少人都有些不高兴。
老姚家老实,早些年饿饭的时候,还有人专门跑他们地里去割麦子,但这些年都好了,大家都披上了人皮,也都当那些事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眼看着老姚家要发了,多少人又有些不乐意了,语气中各种酸溜溜的。
爷爷也不太高兴,但也没冲着姚絮楠发火。
反而看了装孙子的顾亦非几眼,没好气道:“那么费电。”
但也没说买的不对。
其实按照顾亦非的想法,这两位要不跟着接城里去住,又或者直接在乡下也修一栋房子。他不穷,姚絮楠也不穷,何必这样委屈自己。
倒是奶奶看了顾亦非半晌,觉得顾亦非长得也挺好看的,配楠楠正合适。
两人住了两个星期,村里的人都爱上老姚家来凑热闹。
顾亦非刚开始对着这些人还不太乐意,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别人问他家那里的,顾亦非大方道:“我B市的。”
别人又问他家里做什么的,顾亦非也随口道:“妈妈教授,爸爸老板。”
一群人交换个眼神,看上去好像有点钱,也不知道是在哪个野鸡学校当教授,随随便便路上摆个摊也是小老板了。
就算心里这样想,但嘴上还是要说:“你们家里还挺有钱啊。”
又冲两老的羡慕地说:“你们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姚絮楠见顾亦非还能跟人聊,还挺郁闷的。
她对这群人都没脾气了,顾亦非还那么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