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二爷交代的,便收下东西,把银子结了就是。”那厨子点点头,看着幼金几人背着的背篓里头都是竹笋,便道:“再买两筐竹笋,如今阳春三月,正是吃笋子的好时候。”
那厨子看了看,又挑了挑,最后把幼金带来的竹鼠都包圆了,竹笋也要了两筐,水芹菜跟槐花也都要了,那小伙计按照两人谈妥的价钱,到账房那支银子的路上,又碰到了黄二爷。黄二爷一听说是昨日的小姑娘送竹鼠过来,今儿个还送了四只过来,满意地点点头:“你去跟小丫头说一声,往后得了什么野味儿或者新鲜的吃食,只要是新鲜的都可以送过来,咱们按市价买。”云味轩做菜讲究一个“鲜”字,要的东西也自然是越新鲜越好。
黄二爷在云味轩做管事做了十余年,自然也是个老饕,对于什么季节吃什么最是好吃自然也有自己的心得,这小丫头昨日送来的东西也还成,他也不在乎在谁那买,只要是能买着好东西变成。
后门处,幼金从那小伙计手里领过一两银子,听完他带回来的话,千恩万谢地带着两个妹子从云味轩后巷离开,然后背着最后半筐子春笋去西市摆来卖。洛河州周边成片的竹山只有五里桥那有,不过五里桥的村民倒是少有挖竹笋来卖的,所以街上卖笋子的也没几家,加上幼金挖的竹笋也确实好,价格也只是比应季蔬菜贵了些许,城里人吃那些白菜土豆啥的都吃得腻味了,因此也大都舍得多出个两三文钱买根笋子回去尝尝春天的鲜美。
卖完剩下的竹笋后,幼金带着两个妹妹又到肉摊去买了两斤肋条跟猪蹄子。那卖肉的屠夫都已经认识这个小姑娘了。见是她来了,笑呵呵地招呼着:“小丫头,今儿个倒是热闹啊!你这都卖完要回去了啊!”
幼金笑着从背篓里取出两颗特意留下的竹笋送给了屠夫:“柳大叔,这几日你没少照顾我们,这两个笋子给你带回去,跟猪肉炖着吃也好吃!”
那姓柳的屠夫一听便哈哈地笑了:“你这丫头这般客气作甚?”不过也没有拒绝,本来已经切好的肋条又砍多了两根:“大叔也没啥好给你的,肋条没啥肉,不过好歹也是吃得的。”有来有往地也送了幼金两根肋条。
幼金也不跟他客气,笑呵呵地收下了,付了买肉的银子,姐妹三人才步行往五里桥回。自打来了洛河州,幼金每回到城里卖东西都会买肉回家,她素来不是委屈自己口腹之欲的人,加上家里的几个娃娃可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黄豆芽,她可得多给几个孩子补补。
不得不说幼金此举是有用的,虽然几个妹子还没开始长肉,可一直枯黄发白的小脸如今一个个也都渐渐有了血色,可比在柳屯镇的时候好太多了。
姐妹仨一路慢慢走回了家,回到苏家院子外头的时候,却瞧见几个村妇背着满满一筐竹笋从山上下来,见到幼金几姐妹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看,目光有些闪烁地加快步子走了。
幼珠心直口快,看着几个已经走到河东边的妇人的背影,十分生气地骂道:“三姐,她们上山挖笋子了!”这是被气得排行都喊错了。
幼金若有所思的目光落到了远处,也不说话。有些义愤填膺的幼珠急得不行:“三姐!这可是咱们赚钱的法子啊!”幼金这才把目光收回来,微微摇摇头:“这后头的竹林也不是咱们家的,旁人要挖你能咋办?还能守在山脚下不让人家上去不成?”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咱们就看着她们把笋子都挖了,然后咱们就没得银子赚吗!”幼珠气得不行,自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生财的路,这才卖了没几日就有人来照着学了,那自己家可怎么办!
一旁的幼银也有些忧心忡忡,不过也不说什么,只得担忧地看向长姐,心里期盼着长姐能想出什么法子来。幼金微微摇头:“算了,先回家,咱们慢慢儿想法子。”
在院子里玩得高兴的幼绫幼罗幼绸见姐姐们回来了,本还高兴地迎过来,可见到三姐气呼呼的,长姐二姐也都面色有些奇怪,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幼金将背篓放下,然后提着荷叶包着的一大包肋条猪脚进了厨房,才拉着幼珠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开始劝导:“幼珠,山上的竹林不是咱们家的,咱们能挖,别人也能挖不是?咱们家缺银子,别人也见不得比咱们家好多少不是?”幼珠性子急,又容易钻牛角尖,她只能慢慢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