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祸起,楚华不愿为您平添麻烦。会依您所言,离开京城,但请您给楚华留一封和离书,这样就算日后陛下真降罪下来,也不会连累您和沈家。”
长公主倒没料白楚这么上道,原本想着就算劝她离开都要费些力气,却不料她还自请和离了,一时多少有些惊讶:“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白楚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语气中掺杂着说不尽的怅惘:“至少,也是给我这两年要一个结果。”
她下定了决心,长公主反而有些踌躇起来。
当初她能毅然决然将和白音华的婚约换成了白楚华,是因为白音华自身有瑕,长公主以势压人也觉得理所应当。
但公平的说,白楚并没有做错什么,除了无所出之外,旁的都无可指摘。
长公主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温声道:“楚华,你也不必如此,你既然嫁入了沈府,此处便自然该有你一席之地。”
白楚在心底嗤笑一声,说给她一席之地,却也没说能一如往常。
等她离开,长年累月过去,长公主心头的愧疚感消除,就算最后能想起她来,大概也不会在让她重新坐回爱儿的正妻位置。
她有些冷漠地垂下眼,语气却是轻轻柔柔,一丝攻击力都没有:“您的善意楚华心领了,但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对您、对沈家才最好。”
“您放心,在事情没有了结之前,楚华不会显露在人前,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流言风语传出去。”
毕竟事情一出,沈家就忙着撇清关系,让外人知道,不光显得薄情,还难免令人揣测是不是心虚。
白楚这样诚恳,长公主见她也没有露出哀怨不舍的情绪,又劝了几句,到底还是同意了。
人说到底,总是要为自己考虑的。
长公主在当今圣上登基后,抛却过往嫡长公主的骄傲,伏低做小,连往日看不上眼的徐皇后也能敬着,哪肯为了白楚就将沈府的安危前途作赌注?
她沉默了一会儿,怅然道:“既然如此,之后我会让瑜之给你写一封和离书。”
“楚华,你在府外的住处,我也会给你安排好,衣食住行一应事物,凡是你需要的,我都会让人给你备好,包括你来时候的嫁妆,我也不会留。回头列张单子给你,看看还有什么缺的,尽管让人去库房里取。”
白楚施施然起身,恭敬一福:“楚华谢过长公主。”
长公主原先对白楚也不是没有不满,别的不说,就是成婚这么多年,还跟瑜之不远不近的处着,她怪不了自己儿子,就只能把怒气放在白楚华身上。
白音华之前跟白楚说的,长公主在物色能给沈瑜之做妾的姑娘,是真的。
她不愿,长公主就直接打算让别人来给她生孙子。
如今更是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长公主对白楚的不满升至了顶峰,只是没想到她态度这么好,自觉地就说要和沈瑜之和离。
这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多艰难的决定。
长公主觉得这个儿媳妇看着冷淡,实际心里还是爱着沈瑜之,且真心为他着想的。
这么一想,过去那些不满也就慢慢消失了。
然而,她以为这事只要白楚毫无怨言就算是解决了,却没想到等她唤来沈瑜之一说,引起了他剧烈的反对,
“母亲,楚华是我的妻子,自然要同进共退,若是陛下怪罪下来,我们一起担着就是了!”
“胡闹!”长公主也跟着放大了声音,怒火上涌,“你有什么资本去对抗陛下?大言不惭!你这是让全家上下陪你一同任性!”
沈瑜之丝毫不肯退,倔强地挺直了身板:“反正我是不会和楚华和离的。”
怎么说都说不通,长公主烦躁地拧起眉,彻底没了耐心,“这是你媳妇自己的主意,你要是不愿,就去跟她说!” 沈瑜之到梧桐院的时候, 白楚正与双喜说完了要离开沈府的事情。
小丫鬟哭得两眼通红, 一边啜泣一边还不忘安慰自家主子:“少夫人,不,小姐,您放心, 无论以后您去哪儿,双喜都会在您身边好好服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