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情殇_作者:请君莫笑(214)

这件事牵扯实在是太广了,若是南宫静女不能从根本上与南宫让讨论此事,把矛盾转移到朝廷的国策上去的话,消息一旦传开她将会成为整个皇权阶层的眼中钉。

只要“仓钞换盐引”的制度还存在,交不起供奉的事情就一定会再次发生,每一次那些皇族都会想起:是这位高高在上的嫡出公主,触动了他们最核心的利益,难免有丧心病狂之辈对她不利。

齐颜的目光一凛:南宫静女的命,除了自己……谁也别想染指!

三日后,南宫让下旨赦免了这次没有交齐供奉的农户,理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同时劝谏,朕从善如流法外开恩。

这倒是让齐颜有些意外了,她还以为谷枫不应该这么蠢才是……

为此南宫静女还特意找来齐颜将“好消息”告诉了她:“我就知道父皇一定会法外开恩的!不过倒不是我的功劳,我同父皇提这件事的时候,父皇说二哥和三哥已经进谏过了。”

看着南宫静女略显遗憾又欣慰的神情,齐颜说道:“不如殿下将年关所需的口粮,退还给租种公主府食邑田的农户们吧?”

南宫静女扬了扬下巴,骄傲地回道:“还用你说?我已经交代秋菊去办了!”

……

景嘉十年·除夕。

年号逢“十”,按照常理今年宫宴的规模应该是空前的,可整个内庭却笼罩着一团阴云。

五十二岁的南宫让再次病倒,而且这次是倒在了朝堂上。

景嘉九年的最后一场朝会,四九呈上了一份密封的奏折。

南宫让看完之后一张老脸憋得通红,眼睛瞪得溜圆、他将那张绢布团成一团死死地掐在手里,剧烈的咳嗽了一阵昏倒在了龙椅上。

朝会当即乱了套,文武百官争相护驾、四九公公却张开双臂挡在御阶前,大喝一声:“杂家看谁敢动!”

百官们竟被一名内侍的气魄喝住了,纷纷告了罪跪在地上。

御医来了十多位,御医院首席医官诊断后却什么都没说,命人用龙辇将南宫让抬回了甘泉宫……

陛下之后如何了?得了什么病?有没有什么交代?没人知道……

御医院首席很纳闷:陛下究竟为了什么事,竟然气急攻心昏了过去?

他将原因告知了四九,后者勒令他封口。

御医院首席开了方子去煎药了,并留下了四位医术最高超的御医,十二个时辰候着,这四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御医:姓丁,名酉。

群臣还在大殿候着,一个都不敢离开。

四九进了内殿跪到南宫让的床边唤了几声“陛下。”并无应答。

他留意到南宫让紧紧攥着的拳头里,露出一方布角……

沉吟良久,掰开了南宫让的拳头将绢布取了出来。

这是天大的不敬,就算南宫静女来了也未必敢,但四九可以。

只凭他这一辈子只跟了这么一位主人,而且这份绢报一定和南宫让的昏厥有关,他是想万一……

万一陛下有个什么,他也好弄弄清楚,拼了老命也要给陛下报仇的!

四九打开皱巴巴的绢报,上面是一段刀刻般的小字:陛下垂鉴,臣孟彦文冒死进谏。

景嘉九年十一月,臣奉旨至洛北调查,发现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歌谣。

臣遍访九州六十余郡县,各地百姓皆有流传。

臣觉大事不妙,将歌谣呈露陛下。

金乌一双挂天上,东方不亮西方亮。他日金乌入琼宝,威名远扬震四方。

正是三皇子南宫望遵照齐颜的计谋亲自撰写的那首歌谣,四九读书少看不透里面藏了二皇子南宫威,四皇子南宫震的名讳,但他也知道金乌天上只有一个,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四九反反复复将绢报看了好几遍,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将绢报抚平叠好踹到了袖子里。

想了想又把绢报取了出来,揣到了怀中。

他向南宫让磕了几个头:“陛下,主子、您可千万不要有事啊。老奴愿意将剩下的寿数都给您……”

四九看着南宫让花白的头发,即便是保养得当的皇帝也熬不过岁月的洗礼,这两年他白头发一日多过一日。

四九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拿起拂尘向大殿走去……

“陛下有旨:朕今日身体抱恙,诸位臣公可自行回府!”

“遵旨!”

有的朝臣如释重负,有的则将信将疑:陛下看起来病势颇为凶猛,怎么这么一会儿就醒了?

四九离开了,中书令邢经赋跟了上去。

太尉陆权将拳头抵在唇边虚弱地咳嗽了两声,其长子陆伯言向父亲看去,陆权眯了眯眼向四九消失的地方撇了撇头、后者会意也快步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