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停下脚步,回头看去。
她问:“如今的我,比之当初有何不同?”
天心道:“戾气散了许多。”
佩玉垂眸,静默片刻,“大师,我听闻三百年前,也有一人,曾拥有佛陀慧眼。”
天心点头,“是慧显法师。”
“佛陀慧眼,到底能看见什么呢?”
天心笑道:“一些微末的因果而已。”
佩玉攥紧手,“初见时,我记得您说过,我身在人间,心却冻于地狱,业债缠身,却自觉是有罪之人,”她抬起眸,轻声问:“您在我身上,到底看到什么因果呢?”
天心目光柔和,眼中隐约有金光闪动,“一场来自地狱的大火。”
佩玉身形微晃,面上褪去血色,上辈子,她正是用那场火将慧显烧成灰烬,难道他知道了吗?
他在初见时,就看到慧显前世的死状了吗?
天心轻念佛号,道:“我看到一个老僧,候在旧寺里,想渡化一个可怜人。”
佩玉想起,在江城的时候,慧显早看出她的伪装,不会猜不出她凶狠弑杀,却还是选择在旧寺等待,不想放弃渡她的机会。佛渡天下人。
“那人罪孽滔天,却伸手救下一只扑火的飞蛾。她是个魔,但那一瞬间,老僧仿佛看到一尊佛。”
“成佛、成魔,本就在一念之间。那人吐出平生苦楚,老僧觉她迷途,可惜在那时,佛经渡不了她,佛法也救不了她。”
天心的眼中似燃起一簇火焰,那夜燃烧着的业火,蜿蜒的血河,还有寸寸化为灰烬的老僧与观音像,一齐投入他的眸里。他幽幽叹息,依旧谦和,“只是可惜,老僧还有一句话,没来得及说出口。”
佩玉脸色惨白,五官有些狰狞,现出不甘与挣扎。
她的手已不知不觉放在无双刀柄之上,攥得很紧,手背上青筋蜿蜒,血染红剑纹,顺着花纹流下,与刀身血线融为一体。
“是什么话?”
松风万壑,明月高照。
年轻的僧人双手合十,面容慈悲,“愿这世间,还有法可渡你。”
第95章 明月当空
“大师……”
佩玉合上了眸,面容慢慢平静下来。
她满手血腥,鲜血滴滴溅落青石,好似声声雨鸣。
“渡,不该是恨吗?”
不该恨她无缘无故出手杀人,恨她心如修罗,恨她剜去慧显一双眼睛吗?
难道烈焰焚身时,不会痛吗?
天心道:“仇恨是心上的尘埃。”
佩玉睁开眼,明月清风,松涛如浪,她的眼底清明,缓缓松开刀柄。
仇恨是她心底拂不尽的尘埃。
佩玉低垂眉眼,看着青石上的血痕,神色寥落,“大师,我拂不尽心中的尘埃。”
天心轻念佛号,“有人会渡你。”
佩玉紧锁眉头,“我对不住她,若她知道真相,她会恨我。”
但无论怀柏待她怎样,她都不会有前生那样的绝望,从某种意义上,她已被师尊渡到了彼岸。
佩玉松口气,眉目舒展,如释重负道:“不管如何,已经要好太多。”
今生已经比前世要好太多。
天心道:“阿弥陀佛。施主,为何好人想成佛,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这是前世鸣鸾问慧显的问题。
佩玉轻声说:“大概是因为,这是最后一难了吧。”
天心微笑:“世上本无佛,世人皆是佛。”清风拂着他的僧袍,他道:“施主,我们继续走吧。”
佩玉蹙眉,“走?”
天心道:“小僧并不识路。”
佩玉怔了怔,原以为天心与她同行只是为了趁机开导她,没想到竟是真不识路。她回礼,“请。”
待送天心回天玑城,明月已上中宵。
佩玉在松林中漫步,月光照耀泠泠泉流,她觉得两生鲜少有这样宁静的事情,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想一些事情。
这些年她行走天下,转生石上的宝石已亮起八颗,只差一魂一魄,娘亲就能回来。
她心底的缺憾又将少一重。
这一世就像是偷来的。
也许不该这么说,这是鸣鸾争来的,用万年孤寂、用轮回境、用无比巨大的代价,从天道手中争来的一世。
她这样注定孤苦的人,竟也拥有这么多,竟也能有少年意气挥斥方遒之时。
应该知足了。
佩玉抬起头,明月光华圆满,挂在青天,正如她此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