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重生以后_作者:游鲲(72)

  “哎!她动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最末,反而对第一的盛济不再关注,丁风华站在一旁,脸色又青又白,十分精彩。

  ·

  佩玉似乎与天阶融为一体。

  她看见草木抽出嫩绿新芽,在雨水中茁壮生长,开花结果,而后枯萎腐烂,被薄薄新雪覆盖;她看见来参加试炼的年轻弟子踏上天阶,朝气蓬勃的脸上满是对孤山的向往;她看见春去秋来,朝夕交替,年年岁岁就这样过去。

  人事变幻万千,当年创立玄门的道祖、一剑开天的剑仙,多少惊艳世人的奇才都成一抔黄土,而天地日月,山川河流,亘古未曾变迁。

  《冲虚真经》中曾言,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循环往复者,才名之曰道。

  《清静经》中亦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佩玉以前一直觉得道玄而又玄,但今朝盘坐在天阶上,意识与这历经千万年岁月的天阶融合,与它一同历经无数变化,心中忽而对道有了一层更深的感悟。

  经书中的描绘不再是一个虚无的符号,而近在她可以触及的地方。

  好似过了万年,又好像只是短短一瞬,佩玉睁开了眼。

  她的眼中慧光闪烁,如日月之明深,苍穹之幽远。天阶上至清至灵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汇聚在她身上,游走经脉,融于丹田。

  这是练气的征兆。

  她在无人引导之时,率先踏入练气期。

  佩玉没有喜形于色。她这种情况,在玄门叫明心,在佛门叫顿悟,指修士忽然开悟,达到物我两忘,伸手触及大道的瞬间,极为难得。便是元婴化神的大能,一生中也不一定能有一次顿悟的机会。

  机会罕有,佩玉不想止步于此。

  她抬起脚,又缓缓往上走去,只是每一步,她都踏得极稳、极慢。

  威压渐重,灵气在丹田汇集,呈漩涡形状。

  佩玉开始调动体内血雾。她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血雾外泄,努力操控着其在体内流转,不露一丝端倪。

  这一步极其艰难。

  血雾属于魔气,至浊;而灵气属于仙气,至清。

  古神开天之时,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因此这两者亘古以来便互相排斥,本不相容。

  佩玉却想让清与浊在体内达到平衡。

  她小心翼翼地操纵血雾,让其与灵气的流动方向、速度相同,最后一起汇入丹田,在丹田内形成一红一蓝两团漩涡。

  天阶上的威压异于寻常,能让她仙魔同修,而不至于身体崩溃。

  待她走上一百阶时,那两团漩涡越靠越近,最后慢慢融合一起。

  佩玉眼中精光闪过,马上盘坐在地,重新调息起来。

  ·

  丁风华本来看那女孩的位置动起来还稍有忌惮,但等他看到那慢得出奇的速度时,差点笑了出来。

  “这是走天阶呢,还是爬悬崖呢,就是放太清湖中的老龟上去,也比她走得快吧。”

  喻蒙连忙附和,“就是就是,见过这么多人走天阶,这是最慢的一位吧。”

  他看向第一位,赞道:“盛济已经走到第五百一十一阶,看这速度,有望冲击八百阶吧,不愧是小辈第一人!”

  丁风华亦觉面上有光,微微勾起唇。

  只是灵素峰主依旧快人快语,“八百有什么好稀奇,先不说小柏早就走上一千阶,就说说简一和明英,哪一个不是八百之上,不过最有天分的还是容寄白那孩子吧,一刻钟便走上六百,若不是她嫌太累主动放弃,说不定还能走上九百阶呢。”

  琢玉峰主再次恍然大悟,“对啊,小柏的徒弟个个都天赋过人。”

  黄钟峰主仍然记忆超群,“沧海以妖身走上七百,亦是不凡。”

  丁风华冷哼一声,方才的暗喜变成恼怒,狠狠瞪了喻蒙一眼。

  提什么不好,非要提徒弟。

  他好不容易修为冲至元婴,自认再不需屈居怀柏之下,可这人竟马不停蹄地收了四个徒弟,而且天赋一个赛一个的好。为何不管做什么,自己都会矮怀柏一截呢?

  喻蒙感受到师尊不善的目光,缩缩脖子,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宁霄没有在意师弟的情绪。他望着水镜上又复停滞的名字,面色慢慢变得沉凝。

  作为孤山道尊,他对周围天地灵气的变化要比常人敏感许多。

  “这孩子,”他自诩看人极准,可不到一日的功夫,竟改变三次评价,“何止未来可期,简直是不可限量,也许将超出在场所有人,成为震古烁今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