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陆追虽然说话冷,但都没有今日这般像个炮仗,冲的不行。阮澜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陆追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改变一下他的脑回路,不然以后哪个女的跟了他,有的好受。
阮澜斟酌片刻,开口说道:“阿追,你说这个世上什么最重要?”
陆追不知她为何突然这么问,倒也静下心来思忖片刻,答道:“名。”
“名声?”
“否。”陆追摇了下头:“他人辱我,我必还之。不做无名之辈,不受莫须之冤。”
“那不还是名声嘛?”
陆追看着阮澜,认真的说道:“不是,是为了自己心里的那个名。”
他挺了下腰板,站的笔直——名声之流也不过是为他人而活,但他不想为他人而活,只想痛快的,只想证明自己,哪怕什么都不曾真正的拥有,哪怕到了最后什么都不留下,也好。
这话似是而非,说的浅显却又难懂,阮澜琢磨了好久,发现自己的水平好像有不配教育这位小朋友。
她抬起头,眯起眼睛笑了起来:“嗨,说那么多,不如吃肉。你也别吹鼻子瞪眼的,这原本就是他们家应该给我赔的不是。人呢,有骨气固然是必要的,但也别太死板,坑死自己多不值得。晚上咱们两个再搞点小酒,就当给你践行了。”
陆追:???我还没说要走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阮阮:所以你不走啊?
阿追:气死我了!!!! 任由秋意转浓, 澄黄色铺的山上山下,石子路上有了落叶, 踩起来窸窣作响。虫儿也一并变了颜色,披上辉煌的战甲, 是生命最后的高歌。
刘家村家家户户忙的热火朝天, 未到年关却比过年更加喧闹, 随意走在村中便能听见耙子扫麦的声音, 像是给大地挠着痒痒。
再一眨眼, 眼前的热闹便都没了踪影。冬日蛰伏,非但是鸟鸣虫叫,甚至连人都回到了家中歇息。
河水还在兀自挣扎, 薄冰夜里结了,晨起便又被河水一拍尽散。两岸的草木结了轻轻的一层霜, 打远处看去,就像是轻软的雪只喜欢落在这儿似的。
转眼小半年便过去了, 阮澜从未觉得时间如此漫长,之前满满当当的日程突然就松垮下来,令人无所适从。
做饭也没劲儿, 玩石头也没劲儿,和刘珠去大舆镇逛街也没劲儿。
说话只能对着墙说, 对着床头说,对着树洞说。
她开始无比怀念现代产物手机,至少可以消磨时间。
无事可做便会开始回忆以往的时光,人好似老了, 坐在院子里只享日光,脑海中一幕一幕似画卷般展开,阿追离开的日子好似还历历在目。
给他置办了那么多东西,从与同军打好关系的土特产到常备药应有尽有,足足装了两大箱,结果这个人只带了几件衣服就走了。
阮澜叹了口气,至少带点银子在路上用啊。
他也不要,幸好自己机智偷偷塞了些。虽然他是同闵丘同去,但遇到事情哪能一昧劳烦闵先生?
阮澜觉得自己的这种心理,应该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吧。
这半年里,阮钧见她再不开窑,还以为是没人干粗活,让她实在不行把阮朋叫来帮忙,要是不放心就再雇个短工,这种能学手艺的事情,人都争着来呢。
阮澜摇了摇头——万一阿追再回来呢?他也没说就不回来了啊。家里的银子还能再过段时间,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一点儿动力也无。
算了,反正自己本来就是条咸鱼。
可是……
阮澜往石桌上一摊,一只胳膊长长的伸出去,脸颊和已经磨得圆润的石面贴在一起,触感丝丝冰凉,她轻声说道:“可是阿追也没说会回来啊。都过了这么久了。”
陆追走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什么话,也没有嘱咐阮澜什么,回想起来好像就是要一走了之的模样。
虽说别人都说他是阮家的表亲,可阮澜知道,他其实只是个无处可归的过路人,原本就不是属于这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