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咬着她的耳垂,“你又不是不想。”
“我只恨自己怎么不是聋子。”
他哈哈地笑。
她就更觉难捱,一只脚贴着他的长腿蹭着,恨不得把他踹下床。
“等会儿就好了。这不是难受。”他说。
比她还懂她感受的样子。抱怨归抱怨,今晚,她对他多了些纵容。
时近中秋,明月高悬,幽幽地洒落清辉。
原冲策马走在街头。
巡城的官兵见到他,远远瞧清楚的,赶紧避开;走到近前才看清楚的,恭恭敬敬地行礼,之后仓促离开。
都知道,原老五最近一直气儿不顺,还是躲远些为妙。
原冲一直在心里盘算着一件事:她在哪儿?
帝京这样大,不通过锦衣卫的话,他能否找到她?
她与他说过,在京城的李宅、李家别院,都留着。李宅自是不需说,他知道地址,至于三处别院,她则细细告诉过他,说是她和母亲私下置办的,因为俗话不都说,狡兔三窟么。
他不想记得,却记得清清楚楚。
既然是私下置办的,那么,锦衣卫应该不知情,因为观潮没让他们跟着她。
如此,她的住处,应该就是别院中的一所。
他算计着路线,猜测着她用怎样的路数甩掉锦衣卫。
有了定论之后,却带住马缰绳,在原地徘徊很久。
过了子时,他终于是策马扬鞭,驰骋在寂静的街巷之中,最终,停在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门前。
他没下马,盯牢了那两扇黑漆木门。骏马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
过了很久,他听到轻缓的脚步声,过天井,走上甬路,进到门洞,最后,站在门里。
他下巴抽紧,想即刻离开,又想立刻前去叫门,实际所做的,却是一动不动。
门里门外的两个人,不知道在静默中僵持了多久。可是时间越久越能确定,对方是谁。
到底是他打破了这份带来压抑甚至愤怒的静默,跳下马,从容不迫地把马拴在门前高大的白杨树干上,走上石阶,站在门前。
门在这时候,缓缓打开。
李之澄出现在他面前,安静,悠然。
原冲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她,然后,语气平和地说:“瘦了。”
“嗯。”
他眯了眯眸子,又说:“丑了。” 李之澄微笑, 侧转身, 打个请的手势。
原冲背着手,闲庭信步一般,走进院落, 在花架子前的石桌落座。
李之澄关上门, 径自去了耳房, 稍后, 亲手端来一个托盘, 托盘上有一壶酒、一个酒杯、两盘点心。她为他斟满一杯酒, 抬手相请,随后在他对面落座。
院中植着茉莉,在午夜, 那清香格外怡人。
原冲自斟自饮了三杯酒。酒一般, 但他需要这东西缓一缓。
放下酒杯,他凝视着李之澄,看着这个在他生涯中消失了四年的女子。
李之澄若无所觉,抬眼望着深蓝夜空。
原冲问道:“令堂——”
“两年前病故了。”
“你表哥——”
“不知下落。”
“有没有要与我说的话?”
李之澄这才望向他,柔和地说:“没有。”
原冲咬牙。想发火,但竭力克制着,一再用观潮对自己说过的话劝慰自己。
没错, 有个相识多年、记挂多年的女子,不容易。
这一生,只能有一个。
她没有话与自己说,兴许是有难言之隐。有口难言罢了。
一定是。
那么……
他看牢她, 又问:“这四年,就当做了一场梦。四年前你答应嫁我,再不分离,今日怎么说?”
李之澄不急不缓地回答:“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