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宠妻日常_作者:九月轻歌(202)

2020-04-07 九月轻歌

    “对。”孟观潮侧转脸,蹭了蹭她的面颊,“靖王其实很有意思,毒得很,但不下作。我年少时,与他有点儿交情。没法子,先帝跟他八字不合似的。在我看,那皇位,给他才是明智之举。但那样的话,太后和皇上就活不成了。”

    这种话,只有他能说,而他也只能与妻子说。

    徐幼微回想着靖王的样子。

    靖王比孟观潮大两岁,是高大俊朗的男子,在京城的时候,哪家有宴请,都会赴宴。

    不同于孟观潮的洁身自好,他一向妻妾成群,只要有美人愿意跟随,他就收揽到身边。很是放纵,却始终没有子嗣。心思倒也不难猜:自己始终祸福难料,添了孩子,兴许就要被自己连累。

    前世,孟观潮始终留着他,由着他往返封地、帝京之间。

    孟观潮病故之后,他亦跟随皇帝扶棺而行,痛哭不已。而他,又明明是最恨太傅的人。

    最终出手收拾他的,是原冲——算是这样吧,靖王并没让原冲出手,说我了解孟老四,他不在了,我反倒活不成了。你走吧,看在老四的情面上,我不会让你落下弑杀帝王手足的罪名,留下鹤顶红,过一两日,派人来收尸。

    是那么说的,也真那么做了。

    男人之间的情义,那份儿复杂,她是真看不透。

    十一月初,有五名言官一起用原冲、李之澄的事做文章,弹劾原冲、孟观潮失德、违背礼法。

    原冲、孟观潮一反常态,很耐心地解释,并请两位太医出面作证,又列出可以作证的三位在金陵的官员,如有必要,可以让他们来帝京。

    按理说,五名言官没词儿了,就应该收手了,却有二人在金殿上怒斥太傅、五军大都督颠倒黑白,收买太医、官员,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实也没说错,因为两个人是大老爷的人。大老爷还不了解孟观潮?为了弟兄、娇妻,就没有他办不出的事儿。

    孟观潮、原冲就陪着两个人说车轱辘话。

    两个人索性向皇帝磕头,请皇帝彻查。

    皇帝气鼓鼓的,说有人证,查什么查?给朕滚。说完起身离座,扬声说退朝。

    两个人也怒了,居然追到了南书房,指责皇帝为虎作伥。

    皇帝气得小脸儿煞白,当即唤侍卫:“把这两个人绑到刑部,问问是谁给他们的胆子!严办!”

    大老爷听说之后,心慌不已:两个人这是唱的哪一出?这与他安排的章程完全不符。

    更让他心慌的还在后头:两个人到了刑部大堂,只挨了十板子,就气焰全无,招认是受了他的唆使。

    于是,满朝文武都明白了一件事:孟府老大与老四不合。

    皇帝却是没了脾气,慌手忙脚地把刑部尚书唤到跟前,让刑部将两人的案子搁置:当真处置太傅的长兄,让太傅的脸面往哪儿搁?

    刑部尚书巴不得如此,恨不得给小皇帝多磕几个头。

    孟观潮则去慈宁宫见太后,直言道:“能不能为原冲、李之澄传道赐婚的懿旨?”

    太后面露震惊之色,“我为他们赐婚?”

    孟观潮微笑着凝视她,“为难?那就算了。臣去求皇上成全。”

    “不,你等等。”太后啜了一口茶,“我答应,但是,你能不能让我出宫游玩一两日?就是,不带侍卫,乔装改扮,自由自在地出门。”

    “……”孟观潮多看了她两眼,躬身行礼,“臣告退。”

    “你别走啊。”太后急得站起身来。

    孟观潮权当没听到,阔步离开。他本意是打草惊蛇,可太后这奇怪的反应,到底有没有被惊到?

    当日,皇帝传旨,为原冲、李之澄赐婚,亲笔书写圣旨的时候还说:“四叔,我给李小姐封个郡主吧?嗯,还有林漪妹妹。”

    孟观潮笑了,“不用。倒是可以早些册封李小姐诰命夫人。”

    “这容易。初十当日,我再传道旨意。等会儿我就知会礼部的人。”